返回

第一章 只是故人来 (1/3)

“冬子,我们在龙禧202喜盈盈包间,快点来,等你啊,你不来不开席!”

挂断电话后,从元阳市花南区静水路派出所刚下班的林冬去值班室换了件便服,今天是老同学十周年毕业聚会的日子。他在微信群里接到通知的时候其实很犹豫要不要参加。

从静水小学和静水中学毕业这么多年,一群要好的男同学其实每年基本都会来场小聚,他们七八个哥们儿有个“干杯”群,每次也是不喝到找不着北绝对不回家,想联系的人这十年里也大部分都联系着。但是这次班长和几个班委商量着,十周年聚会怎么着也要大办。

林冬这个班很特殊——当年静水小学刚刚建校,他们是第一届学生,一个级部就招了一个班,六年小学念完,他们班大部分同学又同时升入了六年一贯制的静水中学。所以好多人都是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同窗,十二年同窗的缘分,这一批人的感情可想而知,想当年毕业的时候,班里的同学们哭得不成样子。

所以这次毕业十周年,班委们费尽心力把出国的、外地的同学们趁着过年都叫回来了。四十来个人的班,除了孩子在家没出月子的、出差的、生病的和确实联系不上的,据说这次能来二十八九个,绝对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操办出来的大聚会。

“冬子,何若雅也来。”同学会两天前,元阳市文体局的公务员、前林冬班班委张硕在电话里说。

听到“何若雅”三个字,林冬心里咯噔一下,大脑空白了几秒。

“你们能见面吧?这么多年过去了。”张硕试探着问,“什么仇什么怨也该翻篇儿了。”

“我到时候看看吧,去不去也得看那天有没有任务。”

“大过年的,你们劳模也该休息休息了!放心,那天肯定没任务,坏人也得回家过年。”

“我真不敢保证。”林冬没撒谎。自从警校毕业后被安排到原籍当上一名社区民警,他就基本没睡过几个囫囵觉。

以前没当警察的时候真不知道,这社会每天每时每刻能发生这么些糟心事儿。现在的人法律意识也是真的很强,俩人吵个架,叫嚣两句“你瞅啥”“瞅你咋地”,家伙还没抄上,“110”已经拨出去了,每天的出警也基本围绕着张三和李四打架了,李婶家的自行车丢了,刘奶奶家的猫走失了等等。

林冬从小就在静水路片区长大,小二十年的成长记忆都跟这里有关,街坊四邻的八成都脸熟,执勤的时候好多老街坊都能清楚喊出他的小名,倒是感觉特别融入和亲切。去省里念了四年警校,又被分配回了原籍,二十五岁的年纪,归来仍是少年。上了两年的班,他经常恍惚,觉得自己一直还停留在十几岁的状态。

“我不管啊,你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你不想见何若雅,也得见见我们不是,咱哥儿几个可有一年多没见了。”

“不是我不想见她,是她不想见我。”林冬语调有点低沉。

“我不管你俩谁不能见谁,只要咱哥儿几个在,保证把气氛活跃到位,后天你必须来!找别人跟你换个班,人民警察也得有个人生活啊!”

挂了电话,林冬盘算起来,后天被排了夜班,年纪大的同事早在大年二十八就想办法回家了,剩下他们几个年轻力壮的轮班倒。

年轻的同事之中李政南跟他关系不错,是个南方人,家里父母各自为家,人多口杂,成分复杂,什么同父异母的弟弟、同母异父的妹妹的,过年是他最害怕的项目,所以今年不打算挤春运火车回家。林冬用一顿烧烤跟他换好了班,还插空去理发店剪了个头。他需要赶在年根下把杂草丛生的头发剪了,要不入了正月剪头对他舅舅不大友好。另外他想着,既然要去,就要拿出自己最好的精神面貌,毕竟还要见何若雅。

坐公交车去同学会的路上,林冬他妈杨玲玲来了电话,说自己工作的幼儿园又来了个女老师叫王雪娇,人美心善,她看着特别中意,想给林冬介绍介绍。林冬不耐饭的说,“妈,你别一看着个美女就想着给我介绍,我现在真不想找对象。”

“你老说不想找不想找的,都工作三年了也没个动静,上学的时候瞎折腾,这会儿该找对象了又要单身。你到底什么时候想找?”杨玲玲气不打一出来,这几年她给林冬张罗的相亲对象十个指头点不过来了,可林冬这铁树一直不开花。

“哎呦我的妈呀,谈恋爱还得跟打卡似的吗?我现在忙得连觉都没时间睡,哪有精力找对象?”

“你别老拿没时间糊弄我,我还不知道你!”

“妈我没糊弄你,放心吧,追你儿子的能有一个连,将来肯定有人要。我现在是真没有这方面的心思。”

“你跟妈说实话,是不是还想着丫丫呢?”

林冬被这句话给堵住了,杨玲玲口中的丫丫就是何若雅。他头靠在公交车的车窗上,端着手机听着电话那头连绵不绝的杨玲玲的唠叨,思绪飘回了小学、中学,那些和何若雅相处的点点滴滴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