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万年,介尔景福’,又谓‘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正合天子居所正殿之意。
可问题是那里的偏殿,现在主要是看戏的地方了啊!专门表演傀儡戏的。
不过仅仅是一瞬,他就应声下去传旨了。
官家的脾气,一向如此,只要还想当这内侍省大押班不想当了,就要学会闭嘴,反正这位爷也不是第一次轻佻了。
相公们都管不了,你一个不全之人,瞎操什么心。
-----剧场分割线----
电视剧中的琼林赐宴表现的非常规范,完全符合《宋史·仪礼志》中的记载。将来历史上大放异彩名臣如梁肃、李秀之,文学家如范成大、李焘言行着墨不多,但都表现了其特色。
但一件南宋司空见惯的“借绯”事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使得一心想要革除旧弊的世祖看到了旧势力的试探和赵张二人党争下的疏忽,勃然大怒而去,引得新科进士和所有官员都战战兢兢,那种畏惧是建立在世祖本人的巨大政治权威之下的,新科状元王十朋甚至紧张之下落入金明池,更使得场面紧张。这件事情当然是虚构的,但也突出剧情的同时表现了王十朋的莫大政治缺陷,以至于后劲不足,在群星闪耀的同年们中渐渐落寞。
这时候御史中丞李光的进谏就显得很有分量了,在《建炎大帝》里他的角色一直被骂,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位置就是挑错误的,赵玖身边如果都是附和之声,那么他也不能成为“李世民后第一明君”,敢于对一个功业巨大的帝王进谏,指出他的不当,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也是他的职责,后来君臣二人的对话,我认为这是这个角色最高光的一次表现,可惜之后李光就渐渐淡出朝堂了。
周黎明评价《建炎大帝》(豆瓣评分9分)
这里可能显得小九有点小题大做,但是他是要绍宋的,就是天然对旧势力警惕,而且下一章就会点出来,大战之后他先是惶恐而后不自觉的还是有点飘了,需要有人打击一下。李光其实没啥错。
另外我最近有感,自己追文不过瘾,都是更新不够的报应啊哈哈。
大家有没有什么宋朝的好文推荐给我,不拘网站。
同时推荐自己写的小说《皇后路漫漫》,是宋太祖赵匡胤宋皇后的故事在网页上能搜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