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名为阎良。
阎王的阎,良心的良。
自幼家贫,靠种田为生。
倾尽家财娶了一个妻子,本以为能过上男耕女织的好日子,再生几个大胖小子。
没想到妻子不安分,嫌他没本事,与村里张屠户眉来眼去,图他有钱又高大彪悍。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村里人风言风语传入阎良耳中。
他性格温顺老实,起初不信,觉得村里长舌妇没事找事,忒是无事生非。
可日子久了,总能感受到枕边人的不同。
他这次留了个心眼儿,假装去田里干活,实际上却躲在家中杂物间内,亲眼见到妻子涂脂抹粉后出门,直奔村里荒废老屋。
在稻草丛内与那人高马大的张屠户耳鬓厮磨,调笑谈情,光天化日就做那无耻之事。
老实人的脾气,三伏天的炸雷。
这种人平常脾气甚好,不轻易发火,一旦愤怒就是晴天霹雳,后果严重,能要人命。
阎良脑海理智那根弦崩了,他转身回家,拿起柴刀,直奔出门,闯入废弃老屋。
厮杀正酣,突遭惊吓,张屠户身子陡然哆嗦,瘫了下去,缴械投降。
阎良挥刀就砍,一刀杀贱婢,杀张屠户却用了两刀,一刀刺心脏,一刀斩根苗。
杀人偿命,阎良醒悟时已犯下大错。
他并不后悔,只是恨老天不公,更不想偿命,只能逃入深山老林,艰苦度日。
机缘巧合下,阎良在深山得了一点机缘,获得一位散修道人传承,潜心修炼。
只是他年纪大了,错过最佳修道年华,苦修十年也只勉强筑基成功。
思来想去,阎良出山。
从此阎良无良,仗着道术坑蒙拐骗,经常出入豪富人家,后来修为高了,更是打着斩妖除魔之名,操控妖魔为恶或杀妖炼丹。
看完阎良一生后,林清蝉感慨。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阎良,此名当真是讥讽!
做阎王之事,行无良之举。
前半生勤垦踏实,后半生作恶多端。
…………
《见闻录》另一部分是阎老道士的斩妖经历。
这些年他斩杀妖魔鬼怪二十余只,大部分炼成丹药,供自己修炼,所遇之妖五花八门,有狐妖、狼妖、兔妖,也有鹿妖、狗妖等。
如意囊中珍贵鹿茸,就是斩杀一只甲子鹿妖所得;两颗百年珍珠,一只来自蚌妖,一只自富贵人家得来。
另外两本书籍类别跟中年剑仙相似,一本是《药经》,一本是修行法门。
《药经》内记载了三百多种药材,只是不及中年剑仙《灵药经》珍贵,大部分是普通药材,仅记载了十三种灵药。
丹方也品级较低,没有入品丹药,除了炼妖丹,只有回春、白雪与驱魔三种丹方。
前者是杀妖炼丹,后者是用药材炼制。
修行是件烧钱事,老道士三十多年来赚取了五千多两白银,大部分填进丹炉之内。
阎老道所留修行法门稀松平常,唯有控妖术勉强算是亮点,那红皮葫芦就是收妖法器。
其内如今存有三只小妖:一只山雀妖、一只鸡精、一只狗妖,都是横骨境小妖。
修为浅薄,又能做法,方便操控。
阎老道心机深沉,为三妖明确分工。
山雀妖负责打探消息。
狗妖与鸡精则潜入宅院,将大户人家闹得鸡犬不宁,重金聘请老道出手捉妖。
其后岁月,林清蝉修行控妖术。
此术重在神魂,神魂越强,威力越强。
他神魂强大凝实,阎老道耗费数月才入门的术,林清蝉仅用数日就初窥门径。
功成当晚,六足发力,爬出地洞,林清蝉打开红皮葫芦,从中吹出三股妖风,分别化为一只山雀、一只母鸡与一条犬妖。
母鸡翎羽通黄,鲜艳夺目。
犬妖通体漆黑,体型如牛。
山雀通体翠绿,鸟声悠扬。
林清蝉没玩杀鸡儆猴的把戏,既因他帮他们摆脱老道控制,算是有恩,又因控妖术在手,没必要弄这套把戏。
除了狐猴狼等少数妖怪心性狡诈,需恩威并施外,其他小妖性格质朴,相对简单。
何况,阎老道留下这三妖,与他们简单纯粹好控制息息相关。
林清蝉直接施展控妖术,三妖心有所感,不敢怠慢,他们立即落地,口吐人言。
“小妖英娘见过主上。”
“小妖黄鹛见过主上。”
“小妖苟义见过主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