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旁,地洞之外。
林清蝉率先反应过来。
他知晓老山羊妖见到这首《咏羊》诗,极有可能被折服,毕竟,山野之妖再文采斐然,充其量也就比红玉强些,否则,早就入世。
当然,山野中也可能有学识颇深的隐世妖魔,可这等存在智慧通达,至少是入品大妖,非老山羊妖能比。
只是万万想不到,此老妖直接要拜师。
震惊之余,他也被老山羊妖向学之心感动,若非心思纯粹,后者岂会失了分寸?
挥动前足,打出一道法力,托起老山羊妖,林清蝉语气温和,开口说道:
“前辈是长者,岂能拜我为师?”
“实不相瞒,我这次命红玉请长者前来,是有两件事相求:
其一是希望长者将来能助我布阵,应对九品雷劫,以求修为精进,功行更上层楼。
其二是我将来想为苍山蝉族建立妖学府,希望长者能担任山长,教授后辈识字习文,开灵启智,行教化之功,立造化之德。”
林清蝉不是不想趁机收老山羊为徒,这样一来,会比主臣关系更牢靠。
可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最多凭借脑海中储存的儒家经典与诗词歌赋,在关键时刻画龙点睛,真要传授经义文章,他不及老羊妖。
更别说,要为其传道授业解惑。
他自己修行与儒道之事都是半瓶水晃荡,底蕴较浅,远没有到开山收徒的地步。
好在短暂接触后,林清蝉摸准了羊妖性格,这就是一个披着羊皮的老儒。
有点儿文人清高,又不失率真。
对付这种妖,不能用太虚情假意的套路,他先七分真三分假地表明目的,安老羊妖之心;后用教化之功,给老羊妖画大饼。
抓蛇抓七寸,教化之功对儒妖有致命诱惑力,绝对会让老羊妖动心。
果不其然,老妖动心,激动得身子颤动,眼神更亮,璀璨如星,看林清蝉之目光犹如见到慧眼识英的明主,兴奋地面色通红道:
“凡教化之不立,则万妖不正也!”
“先生有此雄心壮志,老朽钦佩不已,愿将此残躯尽付先生,追随左右,开坛讲学,为万妖施教化,开妖族文府,造福苍山妖族。”
话到此处,老羊妖反而有些欲言又止。
林清蝉目光如炬,看穿其心中所想,善解妖意道:“我知长者所想,若是长者答应,我洞中藏书,长者可尽览,也可与我探讨儒家真理,论述道理,相互讨教,格物致知。”
话音刚落,老山羊妖立即追问道:“敢问先生,何谓格物致知?”
“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探究万事万物规律,透过现象见本真;致知,有用为角,无用为格,重在应用。”
“格物致知,即将真理用于实际,又从实际体悟道理,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心物一体,心正则物正。”
老山羊妖身子微怔,仿佛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脑海智慧念头奔腾,周身气息浮动。
这一刻,他明悟己道前路。
等老山羊妖清醒,林清蝉欢喜道:“恭喜长者明心见性,识道在望。”
心花怒放之余,老山羊妖先躬身一拜。
“多谢先生为老朽指点迷津。”
后屈膝跪地,行三跪九叩的参拜大礼,表情前所未有的肃穆,郑重其事道:
“苍山求真洞公羊儒拜见主上,从此以后,愿为主上马首是瞻,分忧解劳。”
林清蝉满意颔首,用法力托起公羊儒。
他没有用控妖术或蝉蛊控制老羊妖,不是不能,而是没必要。
老羊妖有些书生意气,是真读书妖,其性格中有“士为知己者死”“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的理想特色。
这种妖不会轻易投靠哪方势力,可一旦认可,就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格外忠贞。
除非他做了天怒人怨之事,令老羊妖大失所望,心灰意冷,否则,很难背叛。
御妖之道,在以德而不以术,以道而不以谋,以礼而不以权。
以术法控制下属,终究是落了下乘;收服老羊妖这种,才算是中上乘。
公羊儒没有久留。
他有所领悟,急需消化。
…………
送走公羊儒。
林清蝉赐予红玉一瓶朝露与一枚白雪丹。
红玉高兴,山雀羡慕。
一番感谢后,林清蝉问起胡府夜宴之事,山雀立即振奋精神,双目瞬亮。
收好奖励,红玉恭敬回道:
“启禀主上,昨晚夜宴,附近通脉境小妖九成赴宴,胡家至少有九位狐仆,修为均在横骨境,胡家长子有识道境修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