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激战前奏 (2/3)

/>这当然是我个人粗浅的看法,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是这样的理所应当,有一种心里障碍叫“幸存者综合征”、或者叫“幸存者内疚”,是指一个人认为从创伤事件中幸存的自己是有过错的。我们因为自己幸存而感到困惑和内疚,甚至宁愿自己也遭遇不幸。

肉体上的修复,甚至生命体的死而复生(特定条件下),就这当下的1985年来说,已经初步实现了。但是心里上的“幸存者内疚”、“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当下的技术、甚至几十年后我所处时代的技术,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835团三天之后就要奔赴前线,师长这个时候留下我们三个来观摩~~我、余亮(835团的一二把手)、黎可可(战场救护队的骨干),原因显而易见,就是给我们835团多一份保障。

就在刚才,师长摸索着口袋找烟抽的片刻,一张折纸从旅长口袋里遗落了出来,在地道里气流的作用下,飘到旅长身后的黎可可脚下。

黎可可礼貌性的捡起来,从纸张的缝里看到“阵亡”两个字之后,好奇的想打开看一看,被我发现后制止并抢了过来,心想在合适的时候再还给师长,可还是被警觉的师长发现了。

“师长,烟和火都在我这,刚才您全给我了。”

这其实就是委婉的告诉师长:小姑娘不懂事,无意中看到了别介意。

我试图帮黎可可打圆场,不过这一切似乎没有必要。

“没关系,这是我儿子的……”

……

听了师长后来的一番话后,我才知道师长唯一的儿子~~18岁的粟苗苗(小名),在夺取969高地的轮战攻坚行动中牺牲了。师长收到通知的时候,他刚从前线指挥所回到师部。当他看到儿子的尸体并做出选择之后,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抽烟,一睡着就听到儿子粟苗苗在喊他,说他想回家,要师长带他回家。如此循环往复。

我心里一阵伤感,腮帮子一酸,眼泪就在眼眶里转。下意识去掏烟和火,想给师长点上一根,平复一下他的心情。

师长却摆摆手,示意这里严禁烟火。我想想也是,就算不禁烟火,这区区人世间的一支烟草,又如何能够解得了这痛彻心扉。

三天后,又是新的一番轮战、恶战,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年轻鲜活的生命,为了保家卫国会在那里凋亡。这也难怪在之前的会议上,师长会背过身去不忍落泪。

“这台设备,边军医你们战地救护队要做好衔接工作,前线撤下来的危重伤员,我要看到第一时间用直升机送到这里!这些最可爱的人,有资格享受最好的救护待遇。”

其实师长的话只说了一半,就在他儿子粟苗苗牺牲的同一天,黎可可的父亲,也就是835团第9特战连连长,这两位英雄是同一时间由救护队运送抵达特级救护设备这里的。两人抵达时都没有了生命体征,牺牲不到24小时。但特级设备能启用的只有一台,给谁用呢?

师长当时就认出了这两位英雄,一位是自己的儿子,普通的人民军战士;一位是军官,特战连的连长。他最后选择让黎可可的父亲使用这台设备,这也是首次使用这台设备的人民军军人。使用之后的结果暂且不论,就单单的这个抉择,让一些好事之徒拿来议论,让师长背上骂名:

“先救军官,后救士兵,士兵的生命就不是生命吗?”

“这个军官肯定是他家的亲戚……”

这些造谣生事之徒哪里知道,这个年仅18岁的小战士,才是师长唯一的儿子。他有机会使用设备,他也有资格使用这个设备,让生命重启、让断肢重生,只要师长开口,首先使用设备的必定是这位18岁的小战士。

是什么让师长没有选择为国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亲生儿子?

又或许读懂了下面这一段电影台词,就能读懂了师长那一刻真实的内心: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殒灭,灵魂将与你们同在……”

这是我来这里之前在军校看过的一部电影,你可能以为里面的台词是杜撰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出现这种舍身取义的大义之举。但是你错了,我相信大部分人和你一样错了,这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你不知晓、只是你离是非争斗太远罢了。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军校的学习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南疆这场战争中,很多军级、师级的先辈,把子女送到南疆一线战场,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粟师长只是他们之中的缩影,那个年代的先辈之所以能够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念念不忘,就是这个原因。

可是就算如此也难堵悠悠之口,后来谣言太盛,军部派人来调查,师长从容的回答了更多细节的部分:

“我放弃这位小战士,把机会留给官阶比他大的连长,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