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友的安危自己逃命。好在觉悟后能亡羊补牢回来帮忙,也算将功补过了。但枪法实在太烂了,平时不是鼓吹自己枪法百步穿杨吗?
事已如此,李队想着想着只能长叹一声:
“继续往前走吧,黄莉莉有老萧护着,一定没有问题!”
“不援救了吗?”沈书怡急得快哭出来,并看向众人。
“我去救吧!”
杨先军这时候还算有些担当,自发要求下冰洞进行救援。韩仁文这时候也缓过神来,也要求下去救援。只有陈继财低下头默不作声。
“不必了,你们看这些碎冰非常不稳定,届时塌了更多人受困。只能看他们两个的造化了。”
众人按照李队的指引一看,发现确实没有营救的条件,只能作罢。其实李队心里特别清楚,我和黄莉莉在这种情况下凶多吉少,能否生还只能看运气。科考任务危险艰巨,人员牺牲是在所难免,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安慰剩余队员,稳住他们的心态最终完成任务才是最关键的。
众人虽有不甘,只能继续往乌伦古国里走。乌伦古国残破的高大城墙,让众人更显得渺小。乌洞洞的城门口如恶魔咽喉,势要吞噬这入来之人一般。
我和黄莉莉在冰洞下也尝试呼喊过,可是不懂为何,这区区十几米高的冰块落差,愣是隔开了所有声音和光亮。任凭我和黄莉莉怎么尝试都爬不上去,我们只好作罢,带上绣春刀,摸索着找另外的出口。这让我不免想起以前和余亮那个怂货钻893基地的隧道。这里是自然形成的冰洞,可不比893那个人造的隧道,温度低了不说,还很昏暗,好在我和黄莉莉的电筒都没有丢失,才得以看清周边的环境摸索着找出口。
“这地形好像是远古时代留下的暗河。”黄莉莉虽然不是学地质的,但好歹也是经验丰富的历史通。
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步”,地质和历史还是有相融汇的地方。比如说一个古城,假设早在五、六千年以前的时代,是一个相对干旱的气候期,原始先民就选择了靠近小河边的岗地劳作,繁衍生息。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小规模的耕种范围和小河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了,于是人们从岗地向大江大河的平原移进。初入平原,为了免遭洪水灾害,人们首先选择依山立足。后期有了防洪堤、分流洪水技术后,慢慢又开始沿水而居。
“有暗河就会有出口!”我给黄莉莉打气,虽然她有着与外貌不相称的强悍,但说到底毕竟是女孩子,在这种密闭的环境中,多多少少会有几分恐惧。
“莉莉在找什么?”
“找坎儿井。”莉莉说的“坎儿井”是干旱地区的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引出了地下水,让沙漠变成绿洲,古代称作“井渠”。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不同地区的坎儿井在具体构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点,但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而莉莉在找的,应该是竖井。
我在心底默默佩服这个姑娘的学识和睿智,乌伦古国这么高大的城墙,可见当时是何等的繁盛和强大的实力。支撑起这些实力的,当然是各种资源、贸易以及军事。水资源在沙漠中更是宝贵,所以乌伦古国城墙下的暗河,不可能没有坎儿井的存在。
“呼。。。在这!!!”黄莉莉大声喊了出来,引得我赶紧朝她指的地方看过去——这才发现一个80公分左右直径的竖井口,井口不大,但足够我们出去。
“确定通向上方地面吗?”
“不确定,但刚才我往里面哈冷气,气流很快吸走了!”
“那就试试?”
“试试!”
“待会我先爬上去,然后扔绳子下来,你绑腰上我把你拉上去。”
“别婆婆妈妈的,上吧!”其实在我跳下冰带救她的时候,黄莉莉已经确认我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男人。
“你怎么还哭上了?放心,我不会丢下你一个人。”正要准备往上爬,转眼看到黄莉莉眼角有泪珠,我伸手擦擦黄莉莉的眼泪,眼神坚定以给她信心。
“你不要命的跳下来救我,现在又怎么会丢下我一个人?之前我以为出不去了,现在找到出口了高兴。”
“等我!”我顾不上安慰黄莉莉的情绪就准备往上爬,此刻带她离开这里,才是最好的安慰!
好在井口不算太窄,我拔出余亮在出发前送的匕首,加上手臂腿脚的配合,一点一点往上爬。隔着一段距离还开个凹槽,方便救援黄莉莉的时候,她的手脚有地方支撑。也就爬了十几米,我就爬出了井口。我拿电筒照了照,外面是一个空旷的空间,也顾不上细看了,赶紧把绳子一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