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信物 (2/2)

化,吾爱……’一直不得其解,还是先去北部的仪典大殿,还有东南部的财库碰碰运气。

仪典大殿按字面的理解,就是乌伦古国进行礼法、仪式的地方。按波斯习俗,多半是祭拜宗教圣物或聚集做‘礼拜’的地方,也就是祷告、祈祷、祝福。这样一个圣地,‘钥匙’被发现的几率要比空找或者解谜那句话要直接了当得多(最不济还有可能发现一些有用的提示信息或者线索)。

一行人进入仪典大殿,发现整个大殿异常整洁明亮,看上去似乎刚刚还有人打扫过一般。通往大殿主厅有个台阶,台阶两侧墙面刻有浮雕群像,看图案视乎是象征八方来客的意味,看来西域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古来就有。大殿主厅为正方形,石柱木梁枋结构。殿内有石柱,我和黄莉莉细数一下有36根,柱高约20米,柱身有雄牛镀金浮雕装饰。主厅开高侧窗,部分自然光从这进入,让厅内敞亮。

“这古人是用火把还是蜡烛照明?这大厅怎么有两盏大灯泡?是我眼花了吗?”韩仁文反复揉搓眼睛,以此来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看错。

众人听说大灯泡出现在千年古殿里,那这么看还真是稀奇的玩意,顿时来了兴趣聚拢过来。

“确实像灯泡!”

“这该不是什么祭祀圣物吧?”

“这大灯泡玻璃也太干净了,像是有人刚擦过?”

“多半就一个像灯泡的装饰品。哪是什么灯泡,千年前有什么灯泡?”

“就是,就算有灯泡,还得用电点灯不是?”

众人七嘴八舌,各说各的,就差没上手去摸。

“大家是不是忽略了一点,现在我们不是在考古发掘现场,我们正是在千百年前的大殿里。而且这大殿新的一样。”李队招呼大家往大灯泡旁边的墙面聚拢,指着墙面上的人偶图案继续说道:

“进古城之前,大家看过解密文件,都知道这是一块被时间遗忘的地方,具体的原因我们尚未清楚,里面什么异常情况都会出现。大家不能以常规的认知去看待这一次科考。”

李队的一番话,让我想起初进古城时的湖边异象,那些静止的水、飞鸟,迷雾。还有,李队说的解密资料是不是意味着之前还有其他人进来过?然后才有他所说的资料?对了,师长给我的那张图,还有图上手写的经纬度,那个字体好熟悉,但我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虽然图上的经纬度不是乌伦古国的定位,但料想必是有人在我们之前进入过乌伦古国,得到线索后,确认了西王母马车的位置。但当时因为某种原因,钥匙无法找到或者取走,所以只留下了一份地图。

“谁能和我说说这个到底是什么?”陈继财话最少,人也腼腆,他背着电台,指着大灯泡一脸不可思议。

“这就是一个灯泡。”李队一边指着墙面的人偶图案,一边解释说,早在1936年巴格达的一个发现,就让当时的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古埃及人在漆黑的金字塔内部,是利用电池发电产生的光来进行工作的。他们很可能掌握了一种特殊的电照明技术。而推动照明的能源,也就是“巴格达电池”。

众人看着墙上的人偶图案,确实是和李队说的一样:两个人偶各拿着一个大灯泡(和我们看到的实物一样),灯泡上竟然真的连接着“线”之类的物品,在“线”的另一端就是两个椭圆形的罐子,看样子就是李队所说的“巴格达电池”。

“你们看墙壁和穹顶有被烟熏火燎的痕迹吗?”沈书怡这一句话点醒现场的所有人。

不得不说女孩子的观察力天生就细致,这么重要一个细节竟然没人发现。

“还真看不出,是不是时间太长氧化脱落了?”杨先军抽出绣春刀,想在满是图案的墙壁上捣鼓一番,还好被李队及时制止了。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