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回到北宫之时,天色渐暗。
用过晚膳之后。
刘彦来到德明殿中。
他想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既然自己所做的事情会改变历史痕迹?
那何不试着自己往好的方向去改变?
“伯明,何事这么晚找孤?”灵帝衣服都脱了,没想到刘彦突然来找自己。
“父皇,儿臣有议要谏。”
不一会,灵帝穿好衣物。
“说吧,有何议要谏?”灵帝语气幽幽,带着淡淡的不爽。
“父皇,儿臣要谏议将名士蔡邕、荀家荀彧、颍川陈家陈群、扬州鲁氏鲁肃、张氏张昭,张紘、河内司马八达、以及一些其他世家子弟征辟入宫。”
是的,刘彦决定想趁此时机将这些治国大才一网打尽,一个也不留给外人。
至于年纪还小,没长成的,等过几年再收割一波。
他甚至还想过将董卓召至洛阳,然后直接除掉。
但转念一想,既然系统提示董卓要袭洛阳,那定然不会有错。
万一因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而引起了更大的变化。
万一他提前带兵而来,就玩完了。
现在至少还有半年时间可以增强实力,布置计划。
所以,刘彦打消了单杀董卓的念头。
“伯明,你糊涂!”灵帝脸色一变。
“如今朝廷之上世家和外戚势力势均力敌,才维持住现在的平衡。”
“如若将这些世家子弟全部征辟入朝为官,那朝堂之上将是世家独大,如此岂不是引狼入室。”
灵帝有些恼怒,但转念一想,刘彦从未入过朝堂,不过是个孩子,不懂这些也不足为奇。
刘彦:...
“父皇言之有礼,但蔡邕、荀彧、陈群、张昭等人皆是心向汉室,且都有济世之才。”刘彦退一步。
“蔡邕,蔡伯喈倒是有大才,其刻印的熹平石经孤还常常拜读。”
“只可惜,为人太过刚正,与十常侍不合,恐难以相容。”
“荀彧,王佐之才,孤听说过,不过是些世家吹捧的手段罢了,不过一少年郎,何来王佐之才。”灵帝有些不屑。
“父皇,你信我一次可否?”刘彦有些无奈。
怎么说呢?
说句不好听的,真是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灵帝定定的看着刘彦,想起他这些日子的变化。
极强的天赋,神奇的战阵练兵之法,过人的心性。
或许此子真的有所不同呢?
“好,孤就信你这次,明日朝会孤会下征辟书,但他们肯不肯来,孤就不能保证了。”
灵帝没有骗刘彦,征辟世家子弟入朝,以前不是没有拒绝的,反而还很多。
“还有,那蔡邕怕是难以征辟。”想起蔡邕,灵帝可惜的摇了摇头。
他是被自己给流放在外。
“父皇,你将一句话带给荀彧、一句话带给蔡邕,我保证此二人必接受征辟,至于其他人,再说吧!”
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一步一步来吧。
翌日。
鸿都门学。
早课完毕后,戏志才回到自己居所,认真打扫起来。
这是一间不大的木屋,宽1.5丈,长2丈,独立居住。
“志才,今日无课,天气甚好,不如一起踏青如何?”
数名结伴同行的学子在门外见到戏志才,便盛情邀约。
鸿都学子,大部分都是寒门、平民组成,大家唇齿相依,倒也感情颇厚。
“多谢,志才还有事在身,各位同窗自便即可。”戏志才摇头拒绝,因为今日他有重要之约。
“那好吧,我等就先行一步了。”
半个时辰后。
木屋打扫的一尘不染。
戏志才拿出昨日打的酒,那是他身上仅余的钱财所购。
但,那又何如,钱财易求,良友难寻,些许财物算得了什么。
将酒水摆放好后,戏志才端坐于旁,眼神望向窗外。
窗外是一片碧水蓝湖,一条长长的大道,一直通向学府大门。
戏志才确实没想到,刘彦还没等到,先来的却是袁云。
昨日,袁云第一时间便回到袁府找族兄袁绍。
却没想到袁绍还在养伤,不便接见。
但他哪里咽的下这口气,便觉得先收拾戏志才出口恶气。
于是他找到任洛阳都尉的伍光,状告戏志才。
伍光一听,便让袁云带了数名官吏前来拿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