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草扒开人群,好奇地张望。她看到老放羊女已经醉意朦胧,左手拿着一块大肥肉,右手提着酒瓶,步履蹒跚地在各个棚子间穿梭。老放羊女用她那沙哑的嗓子唱着悲伤的歌曲,歌声中透露出深深的凄凉和无奈,让那些穷光棍们感同身受,不禁流下了眼泪。
老放羊女的歌声和泪水,以及她那不顾一切的行为,引起了山娃的注意。山娃的脸色变得难看,他大骂了一通,差点就要赶走老放羊女。但在最后一刻,他还是忍住了怒气,让老放羊女留了下来。毕竟,这是他的大喜之日,他不想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破坏了婚礼的氛围。
婚礼继续进行,村民们尽情地吃喝,尽情地欢乐。但在这欢乐的背后,却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和心思。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不满,有的无奈。这场婚礼,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村里人的各种面貌。
春妹,尽管她满身的金饰,尽管她成为了山娃的妻子,但她的心中却充满了迷茫和不安。她知道,这场婚礼并不是出于爱情,而是出于现实的无奈。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适应这样的生活,是否真的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山娃也在反思,他开始意识到,金钱和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他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
婚礼结束后,山娃和春妹开始了他们的婚后生活。尽管他们的婚姻起步并不顺利,但他们都在努力寻找着共同的语言,努力适应着新的生活。他们知道,只有通过相互理解和支持,他们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随着夜幕的降临,山娃的婚礼宴席逐渐转变为了一场乡村戏剧的盛宴。从城里请来的剧团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卖力地表演着,锣鼓声和唱腔在夜空中回荡。《宋江杀惜》和《武松杀潘金莲》的剧目让村民们看得目不转睛,他们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而起伏。
在戏剧的高潮处,一些村民开始窃窃私语,将剧中的情节与无痕和山娃的故事相联系。他们小声议论着,说无痕就像那个被宋江杀死的阎婆惜,又像被武松所杀的潘金莲,是她们的贪婪和不忠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些议论像一股暗流在人群中蔓延,让一些人对无痕的家族投来了异样的目光。无痕的母亲在家中的炕上哭了一整天,她感到了深深的羞愧和无助。她骂着无痕惹下的大祸,责怪她为何要离开山娃,为何要让一家人跟着她遭受这样的耻辱和山娃的欺负。
无痕并没有出现在婚礼上,她选择了独自躲在外边,也许是为了避免面对村民们的指责,也许是因为她不想看到山娃和春妹的婚礼。她的缺席让村民们的议论更加肆无忌惮,他们开始怀疑无痕的动机,甚至质疑她的人品。
然而,无痕的母亲并不知道,无痕之所以躲起来,是因为她的心中充满了愧疚和痛苦。她知道自己的决定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她知道自己的行为在村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她躲在暗处,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希望时间能够慢慢平息这场风波。
夜晚的戏剧表演最终落幕,村民们带着满足和疲惫渐渐散去。山娃站在门前,目送着最后一批客人离开。他的脸上挂着疲惫的笑容,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他知道,尽管他尽力想要用这场婚礼来证明自己,但他无法逃避无痕的影子,无法忽视村民们的议论。
春妹静静地坐在新房中,她的华丽装扮已经卸下,只留下一脸的迷茫和不安。她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山娃的妻子,但她的心中却始终有一个疑问:她真的能够得到山娃的爱吗?她真的能够适应这样的生活吗?
婚礼过后,山娃和春妹开始了他们的婚后生活。他们试图找到共同的话题,试图建立起夫妻之间的信任和理解。然而,无痕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们之间,成为他们无法回避的话题。
无痕的母亲继续在家中哭泣,她对无痕的担忧和责备并没有因为婚礼的结束而减少。她开始给无痕写信,希望她能够回家,希望她能够面对这一切。她知道,只有无痕的回归,才能够真正平息这场风波。
无痕收到了母亲的信,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她知道,她必须做出选择,她必须面对自己的过去。她开始踏上回家的路,准备面对一切,不管等待她的是指责还是宽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