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32 我的预备方案有很多 (1/2)

“天助我也!”

陈常佑大喜,笑着对身边的唐居易道:“本来我还有所疑虑,不过现在看来,这是天都在帮我们啊!”

的确,突然下雪,对进攻的隐蔽性来讲,的确是大妙。

因为这样一来,陈常佑这支骑兵部队在孝丰县城外十里地的地方突然驻扎,也就有了说得过去的理由了。

突然下雪了嘛,暂时停下歇歇脚,合情合理。

对此,已经换上和尚服,提前剃成光头假扮和尚的唐居易笑了笑,却是没心情再拍马屁了。

没办法,骑马近一晚上,哪怕是抱着陈常佑的后腰,不用自己控马,那也同样不是什么好体验。

而且这里的唐居易的生物钟是正常的,所以到了晚上就发困,唐居易还是之前偷偷喝了罐装红牛,这才强行提神至今。

可就算这样,到了这边的时候,唐居易也有点萎靡不振。

顺便说一句,唐居易觉得太平军的军队真的很奇妙,先不说官阶问题,就说这军队的控制力,简直让人无语。

谭绍光搞的这次百骑夜袭行动,根本没跟他的上司报备跟请示,就是谭绍光自己脑门一拍便决定下来,决定之后就立刻行动,连个报告都没打。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谭绍光这种私下派兵攻击原本应该是李世贤要攻打的目标,这就是一种妥妥的抢功行为。

谭绍光这种种行为,那就是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要在唐居易那个时代,这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可在这里,谭绍光招呼都不打,就派出自己的直属骑兵部队,让陈常佑带兵出城,啥理由都不用给,却什么事儿都没有,也没任何人阻拦他。

反正只要谭绍光自己不去,也不动用大部队,只是用他自己的直属部队出去搞个私活儿,就不需要得到上峰的批准,比如李秀成的批准。

问过才知道,原来这是太平军的潜规则,那就是不干涉底下人的私下行动。

说白了,到了卒长一级,就可以有自己的直属部队,也有了便宜行事的特权。

好比今夜这次让陈常佑带队,连夜突袭百里之外的孝丰县的行动,谭绍光就可以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成功了,是大功一件,大家一起受赏。

失败了,也不过是谭绍光自己背黑锅,了不起被李秀成训斥一番,但实际损失却没多少。

毕竟本来呢,李秀成的计划就是一边打泗安镇,一边打孝丰县。

打泗安镇是战略考虑,因为不打通泗安镇,大部队就无法继续前进。

相对来说,孝丰县的战略意义不大,因为孝丰县不在李秀成原本计划的进军路线上,所以打这个地方纯粹是经济考虑,是为了抢粮抢钱,给大军提供后勤保障。

虽然打孝丰县的人选呢,原本定的是李世贤,可如果谭绍光能派出少量部队,就提前拿下孝丰县,那也没问题,或者说是更妙。

李秀成虽然打硬仗的水平一般,组织能力不强,但为人比较宽厚宽容,很有识人之明,手下有不少能打的将领。

对于手下那些将领,李秀成的管理方法就是尽量放权,不过多插手部下的具体指挥。

所以只要手下打赢了,结果是好的,不影响李秀成的战略部署,那手下的各种小问题他就一概既往不咎,包括私自行动,也包括跟人抢功。

当然,如果谭绍光不只是用自己的直属部队,还要用到其他大部队来配合,那就不能这么随便了。

因为大部队都要归忠王管,自然得跟忠王打个招呼。

而直属部队在理论上讲,跟自己的家丁,或者家兵没什么区别,外人是不能随便插手的。

比如某某王的王府侍卫,那就是私人直属部队,而如果没有封王,也依旧可以有自己的直属侍卫部队,只是不能叫侍卫而已。

但不管如何,太平军旅帅一级能这么自由,还是狠狠的出乎唐居易的意料之外。

其实唐居易原本的打算,是让陈常佑带着他的那个卒,打着回上林村催粮的旗号,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半夜溜走,离开广德县城,偷袭孝丰县。

到时候能打孝丰就打,不能打,或者打不下来,唐居易也可以趁夜脱离太平军,偷偷溜走。

反正只要离开充斥着太平军大部队,到了野外的话,跑哪儿不是跑啊。

可以先假扮和尚,再找机会跑去上海或者宁波,然后投奔洋人,当个买办二鬼子,到那个时候,小日子不就滋润起来了么,何必像现在这样提心吊胆?

没错,唐居易之前劝说陈常佑攻打孝丰县城,本身就是预留了好几条退路,并不是铁了心要打孝丰县,也并不是非得在太平军这边建功立业。

实际上,唐居易并不完全相信他那个时代的历史记载。

毕竟历史记载这东西,水分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