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太子模板朱标;四大千古一帝,硬是凑不出一个太子 (1/2)

大明懿文太子朱标,朱元璋的嫡长子。

朱元璋的夙愿是能有一子继承他的基业,朱标的出生仿佛就是为了完成这个愿望。

在南京攻城的硝烟中,朱元璋接到朱标降生的消息,他的喜悦溢于言表。

在那个不眠之夜。

他在山石上刻下了“不患无嗣”的宣言!

仿佛在告诉世人,朱标的诞生就是命运的选择。

朱标作为马皇后的长子,享有朱元璋无尽的疼爱。

朱元璋自封吴王时,便立朱标为世子,用心良苦地培养他成为未来的君王。

朱标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朱元璋的期待和教导,他被寄予了重振明朝辉煌的希望。

朱标从小就被朱元璋悉心培养,在册封为太子后,朱元璋为其配置了堪称史上最豪华的文臣武将班底。

为了培养朱标的政治能力,朱元璋给他配备了堪称豪华的教师集团。

其中不但包括宋濂这样的名儒,还包含李善长(太子少师)、徐达(太子少傅)、常遇春(太子少保)等功臣元勋。

除此之外,冯胜、胡美、廖永忠、李伯升、赵庸、王溥、杨宪、傅、康茂才、张兴祖、孙兴祖、吴桢、耿炳文、邓愈、汤和、刘基、章溢、文原吉、范显祖...

都是朱标太子府的执政班底。

这个堪称豪华的太子班底,足以说明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儿子无比信任,从未动过易储的念头。

13岁时就让朱标回乡祭祖。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国家大事,在祀在戎。

能以少年身份代父行祭祀之仪,足以见老朱对儿子的喜爱和期望。

但凡有点成就的大臣全部在东宫任职!

朝堂上能见到的官员,便都能在东宫见到。

朝堂上见不到的官员,在东宫也能见到!

朱彪年仅22岁,朱元璋再次展现了老父亲迫不及待的爱。

朱元璋立马把监国的权利安排上,开始了朱标长达15年的监国之旅。

此时的朱标俨然就是大明帝国的常务副皇帝!

代父祭祀,军方联姻,监国理政......

这些事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太子可望不可及的好事。

而这些朱标唾手可得!

纵观历史,所有的太子监国都是小心翼翼。

而朱标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教育,造就了不同的治国理念。

朱标也很争气,他天性仁慈,在兄弟和朝臣中颇具威望。

同时朱标还富有主见,许多代理国政时的为政举措放在今天都不过时。

更关键的是,朱标还能犯言直谏,不怕得罪朱元璋,有帝王之像。

甚至朱标经常与朱元璋意见相左,但最终却采用朱标的意见。

所以说朱标便是史上权力最大,地位最稳的太子。

如果朱标想造反的话,那么朱元璋甚至会成为他的统军元帅。

朱标一生都被老父亲浓烈炽热的爱包裹。

朱标在整个朱元璋的家族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这种权威是由朱标的地位所决定的,又是由朱元璋对他的尊崇,以及朱标自身的能力所决定。

朱标是嫡长子,而且很早就被朱元璋立为太子了,这一点是无法撼动的。

朱标的其他兄弟们,都不可能有任何非分之想,不会去和他争夺。

甚至长兄如父。

对于明成祖朱棣来说,朱元璋常年领军在外,那么朱标这个长兄便几乎等同于半个父亲。

如果朱标还活着,那么朱棣等人便是朱标最大的拥护者!

总之一句话。

朱标大明常务副皇帝,地位最稳的太子,老朱的好大儿。

而他的英年早逝,却让老朱家兄弟失和,叔侄厮杀。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

正在批阅奏章的朱元璋收到消息,太子朱标去世。

前半生闯荡江湖、征战天下,见惯了大场面的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再也忍受不住,失声痛哭。

雄才伟略的明太祖朱元璋,遭遇他人生中又一个打击。

在深爱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去世后,他深爱的长子太子朱标又因病去世。

白发人送黑发人!

从此朱元璋性情大变!

朱标之死,对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震撼。

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曾经铁血果断,却在失去爱子的那一刻,彻底崩溃。

为了让孙子朱允炆更好的接位,朱元璋举起屠刀,血洗朝堂。

将曾经人才济济的洪武朝堂,彻底沦为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