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继续。
让人痛彻心扉的五胡乱华结束了。
但也迎来了震撼世人的大唐盛世!
不过紧接着,令人悲痛的沉重音乐再次响起。
【由极盛到极衰的至暗时刻——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到底有多可怕?!】
【安史之乱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大叛乱!】
安史之乱,因为发生在天宝期间,也曾经被称之为天宝之乱。
遥想当年。
先天政变之时。
李隆基带着十几个心腹,三百死士,便就夺取了上万骑兵的兵权。
将太平公主及其主要党羽抓的抓杀的杀,坐稳了皇帝宝座。
随即李隆基改元“开元”,任用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励精图治。
随即大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所谓的盛世在史书上仅仅是一句话,也许没有直观感受。
但是仅仅两个例子便可以从侧面反应当时大唐的繁荣。
第一是人口。
天宝14年,在安史之乱前夕。
根据《通典·食货典》的记载,大唐在籍人口约有891万户,人口5292万。
这还不包括奴仆、隐户、士兵、僧侣之等不在籍人口。
根据推算,当时的实际人口应该接近8000万。
占整个世界总人口的40%。
在以农业等自然经济为主的时期,人口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国力的最重要指标。
第二是粮食。
根据推算,大唐开元年间年产粮食达到了6亿石。
人均粮食在700斤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算是到了二十世纪中期,龙国的人均粮食产量才达到这个水平。
除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文化文明之外。
当时的大唐是个不折不扣的世界性的大帝国!
波斯、大食商人不远万里而来。
当时的长安、洛阳、扬州等城市居住人口甚至达到百万级别!
各种肤色、语言的商贾云集,都是不折不扣的国际大都市。
说到唐玄宗李隆基...
在执政前期,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治世明君。
他一手将大唐帝国推向鼎盛,创建了开元盛世。
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强国!
如果李隆基早死二十年,便是毫无疑问历史帝王TOP1。
但是......
和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一样的毛病,活的太长了~~
晚年的唐玄宗也得了老迈昏聩的毛病。
唐玄宗这个人十分热衷于开疆拓土。
为了满足唐朝扩张的需要,唐玄宗对唐朝的军事体制做了重大调整,将原来的府兵制调整为募兵制。
所谓府兵制就是部队依托于属地,平时在属地生产,战时出征打仗,这样可以节省军费。
府兵制的部队对将领追随程度不高,皇帝对军队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但是募兵制却恰恰相反。
不到十年之间。
那个整天喊杨贵妃妈妈、胡旋舞跳的飞快的300斤大胖子安禄山,竟然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掌控了15万野战军,占据大唐野战军的三分之一强。
而且安禄山部下多为他的老乡和信众,粟特人以及母族的突厥人。
粟特人和突厥人是非常优秀的兵源。
对于安禄山的部下,他不仅仅是长官,更是领袖、族长!
他们只知道安禄山,而不知道大唐天子。
公元755年,安禄山联合史思明,以清君侧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发动15万大军,在范阳举兵反叛。
叛乱开局,安禄山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异常强悍,堪称史上叛军的天花板!
从范阳起兵到摧枯拉朽的杀到洛阳,只用了短短一个多月。
要知道,从范阳到洛阳的距离,单纯行军也需要一个月。
此时唐朝的北方领土损失过半。
不过在这危急时刻,大唐自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底蕴全出。
各路猛男频出......
这场浩劫自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起兵,直到763年史朝义自杀,前后经历了七年零两个月。
在这场巨变中,72岁的唐玄宗带着几千禁卫军仓皇出逃。
途经马嵬驿时,因士兵饥疲而愤怒,认为宰辅杨国忠人为此祸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