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总之,这一世,他必定不能重蹈覆辙!
同一时间。
跪在地上的李治心中涌上一股哀伤之情。
他虽然对外有很多伪装,但对于李世民这个父皇,他确实有孝心。
故而听到李世民再过几年就会病逝,心中自然感到病痛。
但很快,他也反应过来,这个结果是有可能改变的。
于是,他心中决定,日后也多多关心他父皇的身体健康状况。
……
【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
【但,她与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
弹幕飞出:
“王皇后是真傻啊,为了一个钻石选手,直接放出来一个王者选手。”
“回复——她自以为是驱虎吞狼,没想到是引狼入室,最终自食其果。”
“回复——有一说一,王皇后这一步棋,下得太烂了。”
“回复——据说,这是武则天暗中安排人去鼓动王皇后的,用一套话术诱骗了王皇后。”
“……”
大唐高宗位面。
王皇后心头一震:
“是武媚找人骗了本宫?”
有了这个怀疑之后,王皇后觉得她也许要重新考虑让武则天入宫的事了。
……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孝服期满,武则天再度入宫,并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李治的宠爱。】
【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公主。】
【在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
【离开后,公主死亡,李治怀疑此事为王皇后所为,武则天因势利导人,让李治产生”废王立武“的想法。】
【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此事有争议。】
【成书于北宋时期的《新唐书》的说法是武则天自己将公主掐死以陷害王皇后,但成书于五代的《唐会要》只记载了公主的暴卒,并未言明其死因,而《旧唐书》也并未在正文中明说。】
弹幕飞出:
“虎毒不食子,我觉得武则天再狠也不至于这么心狠手辣吧?这毕竟是她亲生的孩子。”
“个人意见,史书成书越早越可信,所以《唐会要》的记载应当最可信,武则天应该没杀自己的女儿。”
“回复——确实,《新唐书》与《资治通鉴》的修改细节过多,感觉没有《唐会要》与《旧唐书》可信。”
“回复——没错,从操作上说,武则天没必要做这件事,链条太长,风险太大,收益却不确定,以武则天的手腕,不至于做出这么潦草的事。”
“回复——那也不一定,以武则天的狠辣,她未必做不出这事,毕竟她是差点杀光了李唐皇室嫡系的女人。”
“……”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脸色一冷。
对于武则天有没有杀自己女儿一事,他并不怎么关心。
他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
“杀光李唐皇室嫡系?”
“朕还真是没看错她,的确行事狠辣。”
“为了大唐江山,朕是留你不得了。”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道厉芒。
紧接着。
他开口问依旧跪在地上的李治道:
“雉奴,你觉得该如何处置武才人?”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当以绝后患!”
李治断然回道。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更何况,他此刻与武则天还不是夫妻。
李治心中很清楚,当“武则天日后会杀光李唐皇室嫡系”的信息被透露,武则天的命运就注定了。
所以,他必须要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
大唐高宗位面。
“安定之死,是你所为吗?”
唐高宗李治漠然问武则天道。
面对这个问题,武则天没有半点犹豫,坚定无比地回道:
“绝对不是!”
“陛下,虎毒不食子,臣妾是一个母亲,怎么会伤害自己的亲生女儿?”
“安定可是臣妾辛辛苦苦怀胎十月才生出来的,臣妾绝对不会对她有半点伤害。”
听完武则天的这番回答,李治深深看了武则天一眼,开口回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