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章:哪一个盛世才是华夏古代最强的盛世?皇帝们激起胜负欲! (1/2)

【在李隆基与群臣的努力下,大唐在开元时期,达到了空前繁荣,史称“开元盛世”。】

【根据学者们综合各方面史料推测,算上瞒报人数,在开元天宝年间,最鼎盛的时候,大唐全国实际人户超过一千三四百万户,实际人口超过8000万,占当时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并且,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人均占有达8亩多。】

【开元年间,粮食总产量达到2440万石,较贞观年间增加了一倍多。】

【文化上,唐诗、书法、绘画等等,都得了极大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流传千古的文化名人。】

……

巨幕上,各种影视混剪图像,向历朝历代的古人,充分展示了“开元盛世”的极致繁荣。

[乡野间,田地肥沃,庄稼茂盛,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收割着庄稼。

一座座粮仓内,粮食堆积如山。

一座座城池中,百姓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携带精美的饰品,谈笑风生地在市场上购买着各种物品。

一座座酒楼中,诗人们高谈阔论,饮酒做诗……

而长安这座大唐的最大城池之中,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使团、商贾云集,一派万国来朝的景象。]

弹幕评论飞出:

“真的是古代的盛世啊。”

“这才是让后世人念念不忘的盛唐啊!真是让人向往啊!”

“盛世繁华,万国来朝,真是华夏王朝史上的黄金年代啊!”

“当时的大唐,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

“……”

大唐代宗位面。

一间草堂之中。

身形枯瘦的杜甫,看着高空巨幕中的一幕幕盛世繁华画面,忍不住口中念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

这是数日之前,他回想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昔日大唐之时,写下的诗句。

今日巨幕中的视频影像,再度引起了他的回忆。

念完诗,杜甫已经老泪纵横,口中哀声喊道:

“那才是大唐啊!”

“大唐不该是今天这样的!”

“不该是这样的!”

……

【对外军事上,开元年间,战果累累。】

【开元二年,攻吐蕃,大胜,斩首一万七千级,缴获牛羊一百二十万头。】

【开元四年,败突厥,突厥可汗默啜被杀,首级被送至京师长安。回纥、同罗、勃曳固、仆固等部落降唐。】

【……】

【总之,在开元时期,李隆基带着群臣,让大唐走向了巅峰。】

弹幕评论飞出:

“有一说一,李隆基的前半生,确实厉害,保守可以进入华夏历代明君前二十。”

“回复——确实,开元时期的李隆基魄力十足,敢顶着压力搞土地限购令,根本不怕得罪那些世家大族。”

“回复——做人方面也不错,非常随和,老百姓直接喊他李三郎,他也不生气。”

“回宫——武功方面也很厉害,他是大唐开疆拓土第二大的皇帝。”

“回复——曾经是多好的一个皇帝啊,可惜死得太晚了。”

“回复——要是开元时期他就挂了,别说明君排行前二十,前十都有得争。”

……

大唐位面之前的诸多朝代位面。

众多皇帝看着高空巨幕,纷纷表达了对李隆基的认可。

秦始皇嬴政:“此人确然是一位雄主,有魄力,有能力。”

汉武帝刘彻:“文治武功都很厉害,确实是顶尖的明君。”

光武帝刘秀:“后世这李隆基真是能力非凡!竟能开创如此盛世,真是厉害啊!”

更多:……

……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脸上的赞许之色更浓。

看到这里,他已经完全不把李隆基那点私德上的缺点当回事了。

站在皇帝的角度,李隆基的所作所为,目前为止,绝对说得上无可挑剔!

不仅挽狂澜于既倒,而且在继位之后对国家的治理也是政绩斐然。

不过。

李隆基的后半生是变昏庸了吗?

李世民看着高空巨幕,眉头皱了起来。

看后世之人的说法,应当是李隆基在后半生把大唐弄得走向了衰落。

“他的后半生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