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认不出构树长啥样。”
“一样一样试就行了,常见的树也没多少种,找不到可以在竹浆中加一点芦苇浆,能提高纸张质量。”
……
大秦位面。
秦始皇当即下令,沉声道:
“就由少府负责造纸之事!逐一试验天幕中提到的各种材料!”
“成功造出纸张者,重重有赏!”
这天幕之上把造纸的步骤说得如此清楚。
少府不可能造不出纸张。
“喏!”
下方少府卿恭敬应道:
“请陛下放心,一月之内,必有成果!”
……
大汉高祖位面。
“梧侯阳成延,你负责监督造纸一事!”
刘邦下令道,信心满满。
他觉得后世子孙的造纸方法,必定经过大量验证。
他的大汉没有理由造不出纸。
想了想,刘邦又叮嘱道:
“卿要记得,多用不同的树木尝试几次。”
“最好造出柔软一点的纸张!”
……
其余各个古代位面,也有许多皇帝下达类似的旨意。
纸张对文明进步和文化传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
作为书写材料,纸张完胜沉重的竹简和昂贵的锦帛。
他们都下定决心,一定要提前把纸张制造出来。
而那些纸张已经出现的朝代,也找到了改进造纸术的可能方向。
“原来各种植物浆液混合,也能起到提升纸张质量的效果……”
“以构树取代竹子……”
【讲完造纸术,再来看活字印刷术。】
【所谓的活字印刷术,其实就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再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其有四道工序:一是制字;二是拣字排版;三是敷墨铺纸刷印;四是有序贮字。】
【我们都知道活字印刷术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由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的。】
【不过,虽然北宋之时便已经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宋朝没有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反而是这一技术传到欧洲之后,被欧洲人古登堡改良大成,促进了欧洲出版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欧洲的现代化,风靡全世界。】
【之所以会如此,除了社会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技术原因,那就是毕昇发明的是胶泥活字,而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比胶泥活字更为耐用,更容易上油墨。】
【那么作为穿越者,你在推出活字印刷术的时候,自然要使用铅活字。】
【1、先用铜和铁制造字模的模具,再用低熔点的铅、锑、锡这三种金属的合金铸造字模。】
【大致的比例为:配比一般为锑11~23%,锡2~9%,余量为铅。】
【锡在古代被称为白锡,铅则有青金、黑锡、金公、水中金等称呼,至于锑,古人称之为连锡。】
【在大秦之前,这三样材料在华夏古代便已经有应用记录了,所以材料应当不难寻找。】
【2、将字模放入字盘中排版。字盘可以用铁盘,也可以用铜盘。】
【3、涂油墨。活字印刷术需要配上油性墨,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油性墨的制作方法如下:将亚麻仁油煮沸,冷却后以少量蒸馏松树脂得到的松节油精,与炭黑搅匀后,放置数月即成适用黑色油墨。】
【若要制备红色油墨,只需将炭黑换成朱砂即可,蓝色则换成石青,以此类推。】
随着视频的进行,画面之上出现一块黑色的字板。
仔细看去,黑色的字板由许许多多的小字整齐排列而成。
一张白纸在上面轻轻一刷、一印,再拿起。
白纸顿时变成了一篇写满文字的文章。
……
“此物果然不凡!”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眼前一亮,欣赏起那片转瞬就印成的文章。
字迹清楚明白,工工整整。
完全和一位书法大家现场抄写的一样。
一个简单的视频,他完全明白了相比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的优势在哪里。
雕版印刷术一旦出现错误,前面所雕刻的字迹全部报废,要换一块新的版。
但是活字印刷术都是一个一个的字组成,一个字出错,当场更换就可以。
并且只要把常用的字全部刻出来,随时可以灵活排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