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龙国种田不交税?大秦vs大汉!皇帝们一脸懵逼! (2/3)

br/>

“这龙国烟草到底是做什么买卖的?如此赚钱?”

“重农抑商,此为国本之策,怎么能轻易更改?取消农业税,肯定要当场出乱子。”

“出什么乱子,你看那龙国烟草这个商号的买卖有多挣钱!我看确实要效仿后来人的路子!”

“商税比农业税还多,真是颠覆古今观念。”

听着群臣的议论,刘彻也是当场动心了。

后世的粮食和人口,他现在确实变不出来。

但是创建商号还是有可能的。

他是真的很想知道后世之人做得什么买卖,才能上交如此巨额的税款。

如果大汉也能学着做这样的买卖,还愁国库没钱?

他突然心中一动,想起西域的那条丝绸之路。

“诸位爱卿,你们说,开创一个商号,跟西域诸国做生意怎么样?”

“西域喜好大汉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物,需求庞大。”

“而我大汉正好有许多这些物品向西域卖出。”

“西域的金银财宝、胡姬胡女之类也会随着这条路线流入我大汉。”

“如果开设一个商号,从丝绸之路的庞大交易中获利,必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刘彻越说越是兴奋。

似乎已经看到了黄金白银哗哗流入府库的场景!

“陛下此举甚妙!”

“不光财货流入府库,还可以借此机会刺探西域及匈奴虚实。”

“可谓一举两得!”

群臣纷纷赞同。

……

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望着天幕,怔怔失神:

“这后世的龙国真是好大的魄力!”

“1.39万亿斤的粮食,产生的农业税,说不要就不要了!”

“如此天下农民百姓,必然人人称颂!”

“吾不如后世子孙!”

朱元璋也是穷苦老百姓出身,对百姓的心态很了解。

哪怕皇帝随手减免个几年税赋,百姓们都会感恩戴德。

更别说永久取消农业税了。

龙国的粮食产量如此庞大,产生的农业税定然也是个天文数字。

但是后世子孙说取消就取消了。

确实比他这个皇帝做得好啊!

朱元璋甚至莫名地有些羞愧。

不过他也知道,要效仿后世在大明直接取消农业税,是不可能的。

朝廷怕是会当场崩溃。

“爹,那龙国能让百姓不用交农业税,还能维持朝廷正常运转,国家强盛,确实厉害。”

“要是换成咱们大明,百姓不交税,天下可就大乱了。”

朱标也感叹道。

老朱心中又生出疑问。

“你说这龙国的商号就这么赚钱吗?龙国烟草这一个商号,能上缴全国将近一成的税赋?”

虽然贵为皇帝,但是老朱此刻的眼界还是受限于时代。

在他看来,土地和农业才是国家的根本,商业根本无足轻重。

而且只要有了土地耕种,百姓就不会到处乱跑,国家才会安定。

如果人人都去经商了,那谁来种地?

因此他还特意弄出了户籍制度。

限制了匠人的后代当匠人,军士的后代当军士,民户的后代好好待在土地上种田。

但是看到后世龙国取消了农业税,只收商税就能让国家强盛,还能产出一万多亿斤的粮食。

朱元璋心里的观念头一次动摇了。

“难道商税才是后世发展的方向?”

“朕的大明户籍制度存在错漏?”

“如果大明也能收一部分商税的话,是不是能减轻农户的负担?”

后世评价大明的户籍制度,确实给大明王朝本身埋下了祸患。

虽然短暂保持了国家安定,但是也掐死了上升渠道,限制了大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父皇,儿臣觉得既然龙国的商号很赚钱,咱大明也得重视一下商业。”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后世之人的经验应该没什么坏处。”

“儿臣觉得大明的户籍制度,也许可以放开一点,让人能够选择读书或者行商。”

朱标回答道。

朱元璋点头赞同。

……

大唐穆宗位面。

李绅看着眼前汗流满面辛苦造作的农民。

不由得长叹一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