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收集大量的青霉,收集方法很简单,找找家里和附近发霉的食物。】
【像是馒头包子水果一类的,如果发霉了,并且是绿色的,就是可用的青霉来源,但建议尽量选择柑橘类水果。】
“有一说一,如果我是古人,估计打死也想不到这一步。”
“确实,发霉的东西一般都是腐烂变质的,不扔掉就不错了,哪怕古代物质匮乏舍不得扔,也要把发霉那一块切掉再吃。”
“霉菌变成救人的神药,反差太大了。”
众多古人看到此处,纷纷点头。
发霉变质的食物不能吃,吃了会中毒生病。
这是老祖宗千年流传的常识。
即便一定要吃,也要把发霉变质的部分煮熟,用高温破坏那些霉菌。
谁能想到神药的关键原料,反而是那些恶心的霉菌呢?
【第二步:准备培养液,大家给出的配方是大米磨成的汁水 山芋煮成的汁水混合,然后将青霉放进培养液,等待七天。】
【第三步:在七天中可以准备一下活性炭。】
【制作方法是将硬木或者果壳放进有气孔的金属容器中明火烧干,烧到锅里不再冒出烟,等待已经碳化完成的硬木冷却,然后用清水洗掉灰尘杂质,沥干水,将木炭磨成粉,再将碳粉风干,活性炭就制作完成了。】
【第四步,取一个干净的容器,将漏斗的口放置一块棉花,将培养液通过漏斗过滤进瓦罐中。】
【第五步,再往瓦罐中倒入培养液三倍的菜油,开始搅拌,搅拌至瓦罐中的液体分成三层,然后将上面两层液体小心舀出来,只留下最下面的水状物。】
【第六步,加入事先做好的碳粉,直到碳粉吸干所有液体为止。】
【最后一步,将青霉素溶液滴入事先做好的葡萄球菌培养液中,盖上盖子等待几天,如果溶液周围出现圆圈,那就说明青霉素提取成功了。】
【葡萄球菌培养皿的制作:用加牛蹄筋的牛肉汤冷却形成肉冻,用消毒后的棍子刮人嘴里的上黏膜,将刮取物放在这些肉冻上即可。】
“……我只能说,跟大蒜素比起来确实复杂太多了,看得我头大。”
“其实还好吧,用到的原料都是比较常见的,而且青霉素效用比大蒜素强了不少。”
“青霉素是不是会过敏啊,我记得小时候取医院都要先皮试的。”
“古代也可以做皮试啊,搞一个小伤口用小剂量试试。”
“还是别吧,这样做出来的青霉素成功率好像不怎么高,纯度也很难保证,别一不小心把人治死了。”
“看来只能在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时候用了,搏一搏。”
“战争中很多受伤的士兵都是因为感染和并发症死的,有了青霉素,哪怕纯度一般也能让许许多多的士兵活下来。”
“确实,伤病营里很多士兵原本都不用死……”
……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全部懵了。
这神药,光是制作方式就很难看懂啊。
各种名词在他们的时代,要么完全没有出现,要么意思不搭边。
想什么‘葡萄球菌’,是葡萄和蘑菇混合的东西吗?
还有‘山芋’,‘棉花’,‘培养皿’之类的名词,很多古人根本连听都没听过。
……
大明太祖位面。
成年人才做选择,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当然是全都要。
“大蒜素和青霉素,全部都要制取!”
朱元璋思索片刻开口道。
不过,如果朱家及后代之人生病,他会嘱咐先使用大蒜素。
毕竟听天幕所说,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青霉素,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安全第一。
等到病入膏肓,无可挽回了,才会考虑用这种土法青霉素搏一搏概率。
“父皇,根据天幕所言,这青霉素和大蒜素,对伤兵也效果显著。”
“有了此物,我大明官兵,岂不是又多了一份生存的保障?!”
朱标语气激动。
不是他不关心自己将来的病症。
而是他现在还没得病,更关心眼前立刻就能利用上的地方。
“不止于此。”
朱元璋笑道。“青霉素还不好说,但是这大蒜,集市之上只需几文钱一斤,制取大蒜素易如反掌。”
“如果百姓都能用上大蒜素,那么天下疾病不知道要消弭多少!”
“这才是千秋功业!才是万民敬仰之举!”
大汉武帝位面。
刘彻心潮澎湃,吩咐道:
“全力制取大蒜素,要确保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