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章:国恒以弱灭,汉独以强亡!从头打到尾的大汉有多恐怖?! (1/3)

【所以直到西汉灭亡的前几年,陈汤还能说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在现代人听起来是提振士气,但在当时的汉朝邻国听起来,简直就是死亡宣告。】

“什么叫大国外交啊(狗头)。”

“这就是大汉版本的‘勿谓言之不预也’,哈哈哈哈!”

“战狂文明做邻居是种什么体验.jpg”

【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哪怕到了王朝末期,基本都对大多数周边国家和民族保持着碾压级优势。】

【所以“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汉朝继承了战国的军国主义体制,每次打仗对于战争的参与者,都是分田,分地,加官进爵。】

【比如漠南一战,汉军大破匈奴,汉武帝拿出国库一半的积蓄,赏赐将士。】

【攻伐大宛,每个士兵赏赐4万钱。】

【而且汉朝保持了战国的军功晋升体制,当兵打仗成为了普通人几乎唯一的上升空间。】

【这就导致整个汉朝出现了从上到下的战争狂热,全民善武,军人世家层出不穷。】

【每次朝廷有动员令下来,如狼似虎的士兵们叫往前冲,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一汉当五胡!”

“汉独以强亡,那是真牛逼啊!”

“虽远必诛不是事前宣告,而是事后总结,牛逼!”

“就算是汉没了以后,曹魏打匈奴,蜀汉打南蛮,东吴打山越,三国都能各自按着周边摩擦。”

“宋朝:不信谣不传谣,谢谢合作。”

“老秦有啥大汉是真学啊!看见敌军首级嗷嗷叫着往上冲!”

大秦位面。

秦始皇望向西方。

大秦的军功爵制有多可怕,作为皇帝的他再清楚不过。

六国已经全部统一,是时候打开关着这头野兽的笼子,让大秦继续向西进发了。

三国位面。

曹操望着眼前兵荒马乱的战场,感慨了一句。

“贼匈奴!掳走我幽州百姓十万户。”

“真打起来不过如此!”

北方的乌恒部落趁着他忙于征战,数次袭击边境。

劫走幽州百姓十万户,蠢蠢欲动。

但是曹操毫不手软,立即率兵出滨海道,过碣石,在白狼山一带与乌恒部决战。

此一战。

大将张辽阵斩蹋顿单于!

曹军俘获匈奴人口二十多万!

“此战过后,匈奴已经胆气尽丧!”

其他位面。

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感慨。

确实,从汉初到汉中期到汉末。

哪怕是汉朝分成三国,都始终保持武德充沛,吊打所有外敌!

【而汉朝的大一统王朝体制下,可以把帝国的每一分资源都充分动员到战争中。】

【汉匈漠北之战,汉朝出动十万精锐骑兵,光是运输重的马就有14万匹。】

【攻伐大宛,光牛都动用了十万匹,还有三万匹马和十万匹骆驼。】

【对于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汉朝能动员的物资都是天文数字。】

【对于这种擅长总体战的超级帝国,罗马似乎没什么胜算吧?】

【还真不是。】

【作为西方文明的扛把子,罗马的战斗力也不是白给。】

【罗马的军事实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罗马在很多时代里都有一些领先时代的军事创新,让罗马军队对周边蛮族产生了巨大优势。】

【罗马军队跟汉军的形态非常不同,骑兵很少。】

【有些人认为马是骑兵的必要条件。】

【其实不然,西汉没有完善的马燈,但骑兵部队已经相当庞大。】

“其实马镫很简单吧,有人想到这一茬就能造出来。”

“就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可以帮助人上马,也可以在骑马的时候找个地方放双脚,让人更好发力。”

“马镫还是很重要的,有了脚踩的地方,人在马上做各种动作就很方便了,拉弓射箭,劈砍戳刺之类的动作更加轻松。”

“就是一对铁环用绳索连着挂在两边,小孩子看了都能学会……”

大秦位面。

王翦看着天空的的弹幕飘过。

眼睛越来越亮。

作为统帅几十万大军的名将,他当即就看出了这个东西的巨大作用!

对于骑兵在马上的灵活性和战斗力有着巨大的提升!

“陛下,有了此物,大秦的骑兵必定如虎添翼!”

“臣请陛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