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天可汗!李渊痛哭! (2/3)

/>便独自率领八百人深入大漠。

斩杀两千多人!

十九岁封冠军侯!

二十岁打通河西走廊!

“哈哈!”

“后世皇帝中,我只服此一人!”

......

【后世影响:98分。】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天可汗”之名响彻东亚与中亚,成为各族的最高首领。】

【李世民去世后,“唐人”成为了“汉人”之后的第二个可以代表华夏民族的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告诉了后世“怎么当皇帝”。】

【但玄武门之变,一直影响着唐朝后世的皇帝,为唐朝后来的皇室斗争埋下祸根。】

......

大唐太宗位面。

此时的长安已经疯狂。

“千古一帝!”

“真是我大唐之福啊!大唐之福啊!”

“我的天啊!当今陛下竟然是千古一帝!”

“后世之人竟然称自己为‘唐人’!”

李世民看到这一幕。

内心无比激动!

后世之人真的说我是‘千古一帝’。

竟然将我大唐国号用于后世称呼。

此刻的李世民顿感一股热血直冲天灵盖。

这幸福来得也太突然了吧!

太极宫中。

此时的李渊,一个人落寞的站在殿门口。

久久不能言语。

自从玄武门之后。

自己每天都会回想那一天。

有时对老二充满怨恨。

怨恨他对手足下手。

怨恨他这么对自己这个父皇。

但更多的是痛恨自己。

痛恨自己对儿子搞制衡之术。

最后闹得手足相杀。

忽然!

两行泪水从李渊眼眶流下。

李渊失声痛哭!

旁边只有侍从来搀扶。

“二郎说的没错啊!”

“二郎说的没错啊!”

“这天下只有交给他才是对的!”

李渊比任何人都明白。

二郎做出如此丰功伟绩。

是为了向我这个父亲证明!

向所有质疑他的人证明!

向天下人证明!

他,李世民。

才是大唐最出色的皇帝。

只有他。

才配得上此皇位!

......

【治国理政:99分。】

【功绩:制度上,延续改进三省六部制,设政事堂,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

【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法制上,贞观四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

【经济上,少有的不歧视商业的帝王,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

【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首都长安和陪部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

【人才挖掘:100分】

【功绩: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文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武将如李勣、李靖等。】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可谓华夏第一名臣天团。】

【对科举的重视与改进,让有才干的寒门士人入仕机会大增,让新兴的科举制度逐渐成为此后一千多年中国选拔人才的制度。】

【扩大谏官的权力,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

......

东汉光武帝位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华夏第一名臣天团?”

刘秀看见这个称呼。

顿时感到惊奇。

“这是模仿我的‘云台二十八将’吧?”

“但不知这凌烟阁和我的云台阁相比?”

“哪个更强?”

......

大明太祖位面。

老朱非常郁闷啊。

我也不想杀功臣啊。

要不是为了朱允炆。

谁没事杀功臣啊。

但是有些功臣实在过分。

仗着自己功劳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三十三章 天可汗!李渊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