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朝廷的粮食,不如让他们去修运河!”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明。
“如此,既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又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一举两得!”
杨坚听了,眉头微皱。
他看了杨广一眼,没有说话。
他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大明,紫禁城。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画面,心中百感交集。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看到了自己曾经的艰辛,也看到了百姓的苦难。
他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咱老朱,这一辈子,值了!”
他语气低沉,却充满了自豪。
“咱制定严苛律法,对百官鞭笞苛责,为的就是让天下百姓不再受苦!”
他紧紧握住拳头,指节发白。
“若要咱身背千古骂名,才能换来百姓的安居乐业,咱也心甘情愿!”
他眼中充满了决绝。
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可能会被后世误解。
但是,他不在乎。
他只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记住他的教诲,继续为百姓谋福祉。
“仙人知我啊!”
朱元璋的声音有些颤抖。
他被天幕上的话语深深触动了。
“咱老朱,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他再次重复道,语气更加坚定。
马皇后走到朱元璋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
“重八,你做的很好。”
她语气温柔,眼中充满了爱意。
“此日之后,天下人皆知陛下的良苦用心。”
她轻轻地拍着朱元璋的手背,安慰道。
“你是一位好皇帝,百姓会永远记住你的。”
朱元璋反手握住马皇后的手,眼中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自己这一生,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了马皇后。
她不仅是自己的妻子,更是自己的知己和支持者。
光幕之上,画面再次变换。
“朱元璋深知,教育乃立国之本。”
画面中,出现了朱元璋与刘伯温商议国事的场景。
“他改革科举制度,与刘伯温共同制定了八股取士的制度。”
画面中,出现了刘伯温的身影。
他正在向朱元璋讲解八股文的格式和要求。
“选拔人才,皆从儒家经典中挑选。”
“考试内容,限定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
画面中,出现了学子们埋头苦读的场景。
他们正在认真研读四书五经。
“答题格式,严格按照八股文的要求,不得有任何偏差。”
“此举,将儒家思想,贯彻于中华内外,影响深远。”
画面中,出现了明朝官员的身影。
他们都是通过八股取士,进入仕途的。
“八股取士,使得天下才子,皆有固定的上升通道。”
旁白的声音,继续讲述。
“只要熟读儒家经典,掌握八股文的写作技巧,便可入朝为官,光宗耀祖。”
画面中,出现了学子们金榜题名的场景。
他们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喜悦。
“因此,后世评价朱元璋,为古代丰功伟业帝王第六名。”
“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大明,功勋卓著。”
画面中,出现了朱元璋的画像。
他目光如炬,威严无比。
“他励精图治,改革弊政,关注民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旁白的声音,充满了敬意。
春秋时期。
孔子看着天幕上的画面,捋了捋胡须,微微点头。
他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善哉,善哉。”
他轻声说道。
“儒家思想,能够得到如此推崇,老夫心甚慰。”
他转头看向自己的弟子们。
“子路,颜回,你们听到了吗?”
他语气严肃地说道。
“后世,将我儒家经典,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他眼中充满了期望。
“你们在整理老夫言论之时,一定要用心,仔细斟酌,务必为后世留下不朽的经典!”
他语气坚定,声音洪亮。
“切不可辜负了后世的期望!”
子路连忙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