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宣和殿。
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落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泛起一片粼粼的光泽。
宋徽宗赵佶正站在一张宽大的紫檀木案前,手持一管狼毫笔,凝神挥毫。
他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头戴一顶通天冠,更衬托出他那清癯俊逸的面容。
他的笔尖在雪白的宣纸上游走,时而轻盈如燕,时而遒劲如松,笔走龙蛇,气韵生动。
一幅瘦金体的“瑞鹤图”已然初具雏形,几只仙鹤姿态各异,或展翅欲飞,或引吭高歌,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纸上跃然而出。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几声轻微的呼吸声。
几名内侍垂手侍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惊扰了这位痴迷书画的皇帝陛下。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宁静。
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嗓音:“报——”
高俅急匆匆地冲进了大殿,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
他顾不得礼仪,直接跪倒在地,高声喊道:
“陛下!大喜啊!天降祥瑞,颂我大宋先祖功德!”
宋徽宗手中的笔微微一顿,眉头轻蹙。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高俅,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何事喧哗?”
他淡淡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
高俅连忙磕头,激动地说道:
“陛下!天幕之上,出现了一段视频,正在歌颂太祖皇帝的丰功伟绩!”
“太祖皇帝扫平群雄,一统华夏,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功德无量啊!”
宋徽宗听了,却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趣。
他摆了摆手,示意高俅退下。
“朕知道了。”
他说道,语气平淡。
“写字讲究一气呵成,莫要打扰朕练字。”
他低下头,继续专注于自己的书法创作,仿佛刚才的事情从未发生过一般。
高俅愣住了。
他没想到,自己带来的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竟然没有引起陛下丝毫的兴趣。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到宋徽宗那专注的神情,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退出了大殿。
大秦,咸阳宫。
秦始皇嬴政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紧盯着天幕上的画面。
当他听到“五代十国”这四个字时,眉头微微一挑。
“五代十国……”
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威严。
“难道,还要比朕扫灭六国,更加困难?”
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又被一种强大的自信所取代。
李斯站在一旁,连忙躬身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相提并论。”
“陛下扫灭六国,一统华夏,乃是开天辟地之伟业,千古无二!”
“后世不过是剿灭一些割据群雄,岂能与陛下的功绩相提并论?”
他语气恭敬,极尽吹捧之能事。
秦始皇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嗯,爱卿所言极是。”
他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傲然。
“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千古帝王,齐聚争锋,寡人,也不能落后于后人!”
他猛地站起身来,一股强大的气势从他身上散发出来,让整个大殿都为之一震。
他目光如炬,看向李斯,沉声下令:
“传朕旨意!”
“宣赵佗进见!”
“另,自大秦将士中,派遣五十万精锐,整备南下,征讨百越!”
他的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大殿。
李斯连忙跪倒在地,高声领命:
“臣,遵旨!”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天幕上的画面,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情。
“宋太祖赵匡胤,面临的局面,确实十分困难。”
他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
“如此局势之下,还能再统华夏,确实是丰功伟绩!”
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刘伯温,问道:
“刘先生,你对宋太祖有何评价?”
刘伯温躬身说道:
“陛下,宋太祖乃是雄才大略之主,其功绩,足以彪炳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