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各朝皇帝的认可!刘邦的确算是丰功伟业了! (1/3)

东汉末年,许都。

丞相府内,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曹操端坐在主位之上,眉头紧锁,目光死死地盯着天空中那巨大的光幕。

光幕上,“汉高祖,刘邦”几个大字,依旧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曹操的心,却沉到了谷底。

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低沉:

“这光幕……怕是要坏我大事啊……”

一旁的谋士郭嘉,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丞相何出此言?”

曹操长叹一声,指着光幕说道:

“奉孝,你看这光幕,歌颂刘邦,推崇大汉……这分明是要让天下百姓,重新归心于汉室啊!”

他顿了顿,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篡汉之心,人尽皆知……”

“若是这光幕,真能让天下百姓重拾对汉室的忠诚……”

“那我岂不是……功亏一篑?”

他猛地一拍桌案,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郭嘉沉思片刻,说道:

“丞相所虑,不无道理。”

“但嘉以为,此事尚有转机。”

曹操猛地抬头,看向郭嘉:

“奉孝有何妙计?”

郭嘉微微一笑,说道:

“丞相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道而行之?”

曹操疑惑地重复道。

郭嘉点头说道:

“正是!”

“丞相可布告天下,宣称自己永为汉臣,绝无篡逆之心!”

“如此一来,既可安抚军民之心,又能堵住悠悠众口。”

“让天下人,都看到丞相的忠诚!”

荀彧也上前一步,附和道:

“奉孝所言极是!”

“丞相,此时此刻,万不可因小失大!”

“当以稳定军心,安抚百姓为重!”

曹操沉默了。

他心中,充满了挣扎。

让他放弃称帝的野心,永为汉臣,这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但是,郭嘉和荀彧的话,又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

良久,曹操缓缓开口:

“好!”

“就依奉孝之计!”

“传我命令,布告天下!”

“我曹操,生是大汉臣,死是大汉鬼!”

“绝无篡逆之心!”

他的声音,充满了无奈和决绝。

与此同时,光幕上的评论区,也热闹非凡。

“这刘邦,虽然是个流氓,但建立大汉,确实是功不可没!”

“是啊,没有他,哪来的大汉四百年基业?”

“不管怎么说,人家能从一个亭长,做到皇帝,这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就是,英雄不问出处!”

“……”

各种各样的评论,不断地刷新着。

光幕上的画面,再次发生了变化。

那些喧嚣的评论,逐渐消失不见。

金色的光芒,开始流转,汇聚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画面中,出现了刘邦的身影。

他站在高高的祭坛之上,身穿龙袍,头戴皇冠,威风凛凛。

“朕,承天命,应民心,建立大汉!”

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响彻整个祭坛。

画面一转,出现了秦朝的咸阳宫。

金碧辉煌的宫殿,象征着秦朝的强盛。

“秦制,郡县制,乃是天下一统之基石!”

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响起,却是秦始皇嬴政的声音。

画面再转,回到了刘邦的时代。

他站在朝堂之上,面对着文武百官。

“朕,既承秦制,设郡县,又沿用分封,封诸侯王!”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郡县制,可保中央集权,行政高效!”

“分封制,可安抚功臣,巩固边疆!”

“二者并用,方可保大汉长治久安!”

画面中,出现了大汉的疆域图。

一个个郡县,星罗棋布,井然有序。

一个个诸侯国,拱卫着中央,如同众星拱月。

大秦,咸阳宫。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许。

“这刘邦,倒也有些见识。”

“郡县制,确实是天下一统的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二十二章:各朝皇帝的认可!刘邦的确算是丰功伟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