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章:五年复国?清军提前南下 (1/2)

对于史可法的骚操作,刘波无可奈何,崇祯也是头疼的很,

但是又能如何?

就问你是不是平息内乱了吧。

加上窃笑不已的马士英等人联合起来一味的捧杀,咱们的内阁首辅史可法,位置真的稳了。

稳是稳了,但既然你是首辅,对国家未来的走向和大政方针,总要有一个方案拿出来吧?

果不其然,史可法,搬出了“联虏平寇”的计划书。

长江以北,已是农民军和满清角逐的战场,且现在李自成颓势已现,

不如和满清联合,许以厚利让其和李自成继续消耗火并,江南明军作壁上观,

在双方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再行出击,如此,大事可成,五年之内定可复国!!

在史可法看来,攻陷京城的是李自成,害了皇后和太子(其实现在还是失踪状态)的是农民军,

满清可是打着“复仇”的旗号,和吴三桂联合作战呢,总要给人家一个名分不是?

反正现在李自成也是连战连败了,没必要帮扶他们。

如此,也可以降低北伐的成本。

看到这里,刘波都要崩溃了,恨不得立刻启动体验卡过去给他几个大逼斗(再回来)。

大哥,看不清形势啊?

满清如果彻底击败农民军,掌控了北方,还会玩划江而治?

必然是饮马长江好不?

现在,北方的很多乡绅地主已经站到了满清这一边,

为数不少的明军都已经投靠到了满清的帐下被编入汉八旗,

还想着连横,借机收复失地?

三足鼎立,没看过弱者联合强者,上杆子干掉另一个弱者的。

但是……崇祯,居然同意了。

这个看似强横和耿直的君主的另一面,真正的暴露出来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绝不和敌人妥协?

呵呵。

当初被农民军和后金军两下夹击,焦头烂额的时候,其实崇祯是动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念头的,

准备和辽东那边议和,停战先搞定农民军再说。

具体操作此事的便是陈新甲。

只不过,崇祯不愿意外界知道自己如此行事,所以,都是暗中操作。

消息走漏后,舆论一片痛骂,道德表演艺术家纷纷站出来指责,

然后,崇祯就把陈新甲作为替罪羔羊推出去砍了……

可见,永远正确的崇祯,其实内心并不排斥和满清议和。

况且,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和满清和谈,不会再被舆论谴责了。

于是,便交给史可法全权处理。

什么?议和之后,便可以“五年复国”了?

遇到这种敢于承担责任和背黑锅的下属,崇祯当然是乐不可支,

除了内阁首辅之外,还额外给了一个督师河南、山东、直隶、山西、陕西五省的超大权力。

——呵呵,好大的权力啊,五个省,都丢了……

这意思,分明是只要你有本事,就把这些地方都拿回来吧,拿不回来之前,别让我看到你。

是你自己说的“五年复国”哦。

马士英等人也是举双手赞成:首辅出去当包工头了,眼不见心不烦。

关键是史可法本人也很乐意。

在他看来,自己这个策略没有任何问题,五年?那还是保守估计呢~~

督师五省,还有一支“听话”的十万大军,什么办不成?

别看在外面做“劳务派遣”,但是事成之后,地位只会更加不可撼动!!

我,史可法就是千古名相,大明中兴的最大功臣!!

对于这个信心爆棚的史可法,刘波也是很无语。

但凡有点儿记忆的话,应该能知道,上一个被崇祯如此委以重任的是谁吧?

还五年复国,这不是比“平辽”的口气更大?

怕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而且,以你的政治眼光和脑子反应速度,真要联合满清,怕不是要被人耍的团团转。

………………

………………

………………

果然,当史可法派出去的代表和满清方面接触上后,满清果然表现得很有兴趣,

居然派遣多铎作为全权代表,与史可法接触。

史可法更开心了。

多铎是什么人啊,

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

四小贝勒,豫亲王,镶白旗旗主。

这样的选手能亲自来和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10章:五年复国?清军提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