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章:画大饼,各路军阀入局 (1/2)

崇祯突然打出了“北伐”和“复仇”旗号,对此,刘波除了一开始的震惊,便是不信了。

因为做出这个决定的人是崇祯,

比原时空经历了更多的崇祯,怎么会如此冲动?

果然,随后的一系列操作便可看出端倪。

初到南京的时候,崇祯为了最快融入角色,稳定局面,

任命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入阁办事;

马士英,加东阁大学士、右副都御史衔,仍任凤阳总督;

吴襄,加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仍统领本部3万“精兵”;

原詹事府詹事姜曰广为礼部左侍郎,与原礼部尚书王铎,二人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

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

召刘宗周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这里面,除了“凭空”多出来的吴襄,把马士英的“兵部尚书”抢走之外,

其余都是历史上的弘光政权的正常操作。

除此之外,在外围,还保留了两大军事力量,用以拱卫“京师”。

其中一支,是大名鼎鼎的左良玉所部,拥兵二十万,甭管战力还有多少,说出去也是响当当的。

另外一支,则是分为四个分支,统称为“江北四镇”。

这4个集团军司令级别的人物,便是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合计兵力也在二十万。

跳出了北方的大火坑之后,崇祯这才发现,似乎格局大一点儿看这个世界……

我大明好像还是有救的嘛。

不算两广和西南,光是眼皮底下这里,就有五十万左右的军队!!

最关键的,这五十万军队,其实都不是崇祯所能实际掌控的~~

和皇帝的身份无关,崇祯说话要是真的那么好使的话,

也就不会出现被袁崇焕“五年平辽”忽悠的够呛还要继续给予信任,

不会出现毛文龙被一刀剁了,还要继续安抚的情况出现了。

真当他是真“聋”天子了?

装的而已,但凡有机会落到自己手里任自己摆布的时候,你看他会不会手下留情?

所以,圆嘟嘟最后不就是被千刀万剐了?

在统治者的角度而言,这件事必须去做,哪怕后果会不堪设想。

——因为后果已经不堪设想了嘛。

本时空也是如此,

跑到了南京,虽然暂时甩掉了北方的沉重包袱,但是,如何尽快的将江南财权和军权掌控,

才是重中之重。

光是有吴襄的几万军队远远不够看,

从京师拷掠出的白银,扔在富可敌国的江南,也没什么优势。

既然作为皇帝,暂时是势力微弱的一方……

那就只好借刀杀人了!!

“恰好”,皇后和太子都没在第一时间捞出来,

“反贼”吴三桂又昭告天下,说是被李自成杀害,那就就坡下驴好了,

为情深伉俪,为最爱的太子复仇,这是人之常情不是?

把这些不受控制的军阀头子扔到北边去和农民军,和满清军队消耗,

在崇祯看来,是上上之策。

把这些家伙统统支走,有史可法为首的道德家(能力放在一边,那是真爱惜羽毛啊)配合,有吴襄做基本盘(军阀走了,吴襄这个听话的小军阀就显得很有实力了),

崇祯有信心短时间内整合力量,收为己用,

然后……才是真正的北伐,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

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如何把左良玉和江北四镇的总兵给忽悠进来。

方法只有一个,画大饼喽~~

基本工资发不出来的情况下,怎么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没有底薪但是有提成啊~~

畏畏缩缩的挤在这里有什么意思?

面对气势汹汹即将南犯的清军,和散落在北方的百万起义军(都盯上了富庶之地江南),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倒不如主动出击,打出去!!

具体的大饼是这么画的:

原山东总兵刘泽清,统领部下出击山东,光复山东之后,就是山东巡抚;

执掌山东省的一切事务,无论是军事、行政还是税务,都能看到你的身影哦~~

总兵刘良佐,承担起收复京师的重任,功成之日,便是直隶总督;

总兵高杰,兵锋直指李自成,拿下西安,你就是平西王,可以衣锦还乡了;

总兵黄得功,走水路反击满清后方,你不是入关了吗?老子就派人爆你菊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6章:画大饼,各路军阀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