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之所以着急,是因为这段时间也没只顾着刷美女视频,
着实“恶补”了一些相关的历史信息,
知道原时空的左良玉所部,还有南明小朝廷是怎么骚操作的。
因为和马士英、阮大铖之间有颇多嫌隙,于是,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杀奔南京,
结果刚刚起兵没多久就挂了,
死后,将领秘不发丧,共同推选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军主。
朝廷传令让黄得功渡江防守,剿灭叛军,左梦庚率余部投降清朝。
虽然中间的很多情节和信息都没对上,但是,大致流程有什么区别?
不还是回到了原来的历史轨道上?
更惨的是,左梦庚本来只要对付一个黄得功,现在却要对付四个总兵!!
嗯……如此来看,倒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直接弄死算了,也不至于投奔清军,
想到战五渣左梦庚在四个总兵的围剿下,没机会资敌了,
刘波情绪这才稍微稳定了下来。
然而,没想到的是,崇祯接下来的骚操作仿佛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大大小小的军阀兵痞,都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扩充自己的部众增加话语权(部众太多,军饷粮饷不足,就会劫掠百姓,相互攻讦,以至于大明末年,很多地方官军霍霍百姓的程度不比流寇差),
现在,朝廷既然已经将左梦庚所部定义为“叛军”,
又有四镇总兵的合力围剿,
这二十万人岂不是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拿捏?
要知道,左良玉祸害,呸,征战多年,军中的财富可是不少啊。
于是,一个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画面出现了。
一开始只是高杰等四镇总兵的十万人马攻击左梦庚,
打着打着……
四面八方又冒出来三十多万大军!!
没错,三十多万大军。
别说刘波,就连当事人崇祯都懵逼了:朕……手底下还有这么多资源?那是怎么败的这么惨的?
殊不知,除了四镇总兵之外,周遇吉、马岱、马科、姜瑄、孔希贵、黄蜚、葛汝芝、高第、许定国、王承胤、刘芳名、李栖凤、曹友义、杜允登、赵光远、卜从善、杨御藩,这些人,
算是次一级的小军阀了,多则一两万人,少则七八千人,
因为过于分散,没入崇祯法眼,却是事实的存在。
现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切割左梦庚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走到一起后,
这汇集起来的数字,就很亮眼了。
然后……
左梦庚就悲催了。
历史上只是被黄得功所部吊打,所以,还有机会率领余部投降清军。
靠着手里有足够的资源(利用价值),这才编入汉军正黄旗,授予一等子爵。
即便是恶名满满,却也直到顺治十一年才在北京病逝,谥号庄敏,得了个“善终”。
本时空,所部不过是二十万人马,面对的是四面八方的五十多万军队!!
一个个看自己仿佛是饥饿的豺狼虎豹,恨不得将他大卸八块,
哪里还有活命的机会?
只是稍微抵抗了一下,部众便被打得四分五裂,本人也是被一伙不知轻重的士兵乱刀砍死,
要不是有亲兵指认,都快被剁成肉泥的他,根本就无法分辨了。
不是左梦庚太渣(从英亲王讨大同叛将姜瓖,攻左卫,克之。擢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可见,还是有一点点本领的),实在是对面的家伙积极性太高了。
高到什么程度呢?
为了这让人眼红的人力资源和数不清的军械物资(左良玉的家底很厚实,一方面是自己抢,一方面是和农民军,咳咳……),官军之间开始砍杀起来。
一开始,只是基层士兵之间的个人问题,毕竟,不光是长官仕途精进,个人也能有点儿小财,
难免分外眼红,刀兵相见。
矛盾闹到领导那里后,更是进一步激化了。
——如果是铁板一块的话还好一些,妥协协商后,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问题是大家本来就是自行其是,这又是令人眼馋的资源,凭什么让给别人?
“蠢材!!别人打你一顿,你TM的就会告状?不会打回去吗?”
“捅死个人算什么?这么多年看的死人还少了?”
“放屁!!凭什么痛死友军算咱们的责任,不会给他换一套衣服,就说是砍了叛党?”
“哎呀,安心去做啦,兵荒马乱的,朝廷是没有这个精力下来调查的~~”
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