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可思议,甚至跨越千年的。】
【因为大秦帝国的国运定然绵延。】
【以下又是一副场景:】
【数百年后,咸阳故地,
一个叫诸葛亮的先生手持《秦政要略》与大臣们辩论,
此时整个天下已经习惯了百家争鸣学以致用的风气,帝王们选人才也别具一格,
当着众人和群臣的面,只见诸葛亮淡淡一笑,缓缓对众人道,
“若按始皇晚年的九流策,法为骨,儒为经,墨为技,何来今时士族之弊?”
“如今门阀渐起,百姓苦不堪言,更应该扶持百家,瓦解门阀。”
此时的诸葛亮已经不是那个卧龙先生,更不是后来蜀汉鞠躬尽瘁的丞相。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中,诸葛亮我正常成长,长大后成为帝国的一名官员。
由于才干出众,他年纪轻轻就被委任重要职位,负责对帝国进行改良。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之前的那一幕对话。
在诸葛亮看来,早年的始皇帝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彻底站在百姓这边,这样才能对抗门阀,瓦解门阀。
当然,光是站在百姓这边还是不行的,还需要更多力量的加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诸子百家。
各个学派的学说合理运动,是平衡天下势力,国运昌隆的不二法门。
可以肯定的是,经过这一番辩论之后,真理越辩越明,或许还能提前瓦解门阀危机。
要知道在后世之中,因为门阀的出现,对龙国的王朝和百姓带来十分沉重的创伤。
这种创伤持续千年,如同一团阴云一般始终笼罩在帝国的头顶的天空上。
门阀不存,天下安定。】
【后世的大宋朝,
某一日,
包括沈括在内的司天监经过一番整理发现不少当年流传下来的“宝物”,
尽管此时整个大宋已经十分先进,但是对于当年流传下来的东西还是十分重视。
经过一番研究后,众人总算确认这些东西的特性和用途。
随着一件一件被摆上台面,世人更惊叹于当年大秦帝国璀璨的时代。
第一样不是别的,正是大秦帝国时代由墨家发明的寰宇观星台,
这寰宇观星台能精准定位星辰坐标,是观测星象天时的绝佳工具。
有了这寰宇观星台能更好地确定农时,有利于后世天文学发展。
除此之外,
众人还从墨家余脉中发现保存完好的蒸汽机模型,
经过十几代人不断改良之后,这蒸汽机模型已经勉强能用,
只要给足燃料,这蒸汽机就能代替人干活,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以往一个农民三五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半天就能干完。
最让人惊讶的是,
众人还从当年的记录里发现农家培育占城水稻的原始记录,
这些水稻经过连续培育后,产量稳步提升,已经能达到亩产五六百斤的水平。
而有了这些技术和资源储备之后,后人们不得不联想到另外一种可能性。
那就是工业革命提前千年出现......】
ps:初八,祝大家开工大吉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