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事与愿违,焉能不亡?(求收藏求鲜花) (1/2)

此时此刻,

当各个皇朝的观众们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众人无不是一脸感慨。

因为如果从初衷来看的话,王莽这一次货币改革完全没问题。

可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出了意外。

只不过这一次观众们算是彻底看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瞬间便理解问题的本质。

“五物、六名、二十八品,这么多钱币到底哪个才算数,这不是折腾人么?”

“可不是?这可不是折腾别人,这分明就是折腾自己啊!”

“大道至简,难道王莽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了么?亏他还是读圣贤书的人,亏他还是被当时捧上神坛的人!”

“好家伙,这可真是好家伙,想法多是好事,但是王莽这家伙的想法是不是也太多了?”

“这么多货币被一起推出来,光是想想就让人受不了,如果我是生活在新朝的老百姓我肯定就放弃了,除了金银都不认。”

“我现在是越看越迷糊,起初觉得王莽真是为了老百姓好,可是看到这里才觉得,这家伙这么干,似乎有与民争利的意思。”

“想当年祖龙好不容易才统一了货币,这才过去几年啊,这家伙竟然又搞出这么多货币来,这谁能受得了?”

“其他王田制什么的都算了,连钱币都搞得这么复杂,看来王莽这家伙是真的着了魔了,这不仅仅是为难自己,根本就是为难所有人。”

“看到这里我似乎就明白这家伙为什么会失败了,就这种搞法不失败才怪?”

果然,就在众人一阵议论声后,天幕继续转动,更多的信息也随之显现出来。

【新币推出不但没能挽回新朝,反而加剧矛盾,导致民间交易极不顺畅。】

【因为新币太多,交易的规则太多,彼此之间兑换并不透明,新朝不少百姓因此破产。】

【尽管这是十分彻底的变法,但是仍然不足以适应当时的社会民情,尽管王莽设计并铸造的货币十分尽量,但由于程序过于繁琐且不合理,因此未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不但如此,随着新币的推行,民间对王莽不满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地方甚至开始出现混乱。】

【到头来,朝廷并未因此加强对财政的控制,虚值货币导致朝廷信用崩溃,物价继续飞涨。】

【等到后来,老百姓看见新朝的货币就直接拒绝,民间不少地方恢复到以物易物的状态,朝廷的声誉彻底丧失。】

【如此一来,一个连王莽当初都完全没想到的结果出现了,那就是才建立没多久的新朝经济秩序瓦解。】

【经济秩序瓦解,为王莽新政埋下最大的导火索。】

【除此之外,王莽还同时推行行政区和奴婢新政。】

【借着古人的名义,王莽再次恢复上古时期对龙国的规定,将龙国上下全部划分为九州。】

【但九州是过去的划分,上古时期人口稀少,就算是如此官员们也能管理,这一点跟后世完全不同。】

【很快,等到王莽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九州根本不够用,于是又在个别地方恢复了郡县制。】

【虽然郡县制得以修正,但是王莽却觉得有些不妥,频繁修改郡县名称。】

【这样一来,不仅是当地百姓,就连官员们也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皇帝想要做什么。】

【毫无例外的是,这一次王莽的改革再次失败。】

【他本想依托古礼制合法自己的皇位,却没想到弄巧成拙,搞得天怒人怨。】

【到最后,除了弄出一堆形式主义的东西外,新朝并没有任何实质改变,反倒是为朝廷增加了不少成本。】

【其次,王莽修改地名后,各地不同程度出现管理混乱的问题,不管是民众还是官员,众人对新地名都不太能适应,这直接导致朝廷的政令传达受阻。】

【正是在这种反复的拉锯和消耗中,王莽和新朝朝廷的威望再一次被消减。】

【当然,在王莽所有的新政里,到底有没有真正为百姓考虑的?】

【仔细一想,这样的政令还真的存在。】

【除了以上新政之外,王莽还下令禁止奴婢买卖,将所有奴婢改为私属,此举意在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奴婢地位,算得上难得的一件好事。】

【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连这样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都变了样,最后不了了之。】

【此时的王莽一味空想,再一次脱离实际。】

【要知道在新朝之前的所有朝代里,奴婢历来是豪强家中的核心劳动力,若是提高奴婢地位,那豪强的利益必然受损,如此一来这样的政令必然受到豪强们的激烈抵抗。】

【除此之外,虽然王莽在法律上保障了奴婢的地位和权力,但却未能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三十一章 事与愿违,焉能不亡?(求收藏求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