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章 古代“滴血认亲”靠谱吗?滴骨法可信吗?宋慈破大防! (2/3)

,直接决定了血液是否能凝结。】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后代跟自己的父母,未必是同一种血型。】

【那放在水里面检验,肯定就更不靠谱了。】

【如果说当事人去世,没有血了,那这怎么验呢?】

【别着急,古人还有更厉害的招,叫作:滴骨法。】

【古代知名的法医宋慈,在著作《洗冤集录》中就曾经记载过。】

【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

【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

【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

尽管对于“红细胞”“抗体”“血型”“遗传学”等等专业医学词汇,并不是很理解。

但是古人们也明白了,滴血认亲法,好像被后世否定了。

也就是说,这个方法不可行!

一时间,许多古人脸色如土,

尤其是正在怀疑自己孩子非亲生的古人们。

更是一时无措。

……

大宋孝宗位面。

竹亭之中,宋慈停下笔,桌案上便是他正在编纂的《洗冤集录》。

他面色惊愕:“滴血认亲法,居然不靠谱?”

这可是从三国时期便流传至今的。

怎么能是假的?

“滴血认亲法是假的,那么滴骨法呢?”

这个滴骨法,他可是曾经在一个案件当中,亲自验证过的!

当年,一名叫作倩娘的女子,丈夫被人杀害。

宋慈查出真相,乃是他的养父和魁所为。

他运用的,便是滴骨认亲法,

验证出了和魁父女并无血缘之亲的事实,

进而破获了李府连环案,使罪犯和魁伏法。

宋慈自信道:“滴骨法总应该是真的。”

……

【滴骨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把血滴在死者骨头上。】

【如果骨头吸收了你的血液,那么他就是你的直系亲属。】

【血液融入骨头,其实是血进入到骨头腐蚀,然后酥化出的那些缝隙里。】

【但这个跟血缘,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还不如看相貌和姿态,来得更为准确。】

【其实这些滴血认亲、滴骨认亲之所以能够有效,大多都是心理效应。】

【罪犯被唬住了,破防了,案件自然也就好办理了。】

【所以说,没有文化真可怕是吧?】

【而且,古代亲子鉴定也有许多猫腻,当时有很多的手艺人。】

【他们就通过在滴血认亲中做手脚谋生。】

【大概就是,你想要什么结果,他们就能做出什么结果来。】

【不过好在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足够的发达,让我们可以有更可靠的方法。】

【比如说,DNA鉴定,便可以做到百分百无误。】

【所以说,这个血缘大事,不可儿戏。】

弹幕飘过:

—看来宋慈也不行啊。

—回复:也不能怪宋法医啊,当时科技确实有限。

—回复:键盘侠?《洗冤集录》那可是法医界的开山著作,宋慈更是法医的开山鼻祖!这本书名扬海外,该书各种译本达9国21种之多,你写一个试试?

—回复,宋提刑可是为亡灵说话的人,明油伞检验尸骨伤痕,与现代科学中用紫外线照射一样,都是运用光学原理,你能说宋慈不行吗?

……

历朝历代各个位面,本来被滴血认亲和滴骨认亲整破防的罪犯们。

此时纷纷变了脸色,而后重新又硬了起来,拒不认账。

许多官员顿时头大无比,焦头烂额。

各个朝代位面的皇帝们,也都颁布了旨意。

天下官员断案,不可再使用滴血法,以免冤枉忠良。

……

大宋孝宗位面。

宋慈手中的笔掉在桌子上,他破大防了。

“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他,真的没办法接受。

还好从后世人的评论中,看到自己的著作名扬天下。

功绩也被人口口相传,甚至成为了开山鼻祖般的存在。

宋慈脸色这才好了一点。

他马上翻开正在编撰的《洗冤集录》,

将其中滴血认亲、滴骨认亲的部分,全部删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