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道:“湘云妹妹真是心里无宝姐姐,偏才身体不舒服就请众人吃了烤鱼,是不是该领罚?”史湘云便问道:“怎么领罚?”黛玉笑着说道:“该先罚未到的人自饮三杯。”说着便让雪雁去倒了三杯热茶来。薛宝钗见状便只好先端了三杯热茶一一饮完,然后问黛玉道:“我已认了罚了,现在该如何?”黛玉看了眼正懵懵的史湘云对宝钗又说道:“湘云的钱已请客吃了,如今要想再吃烤鱼,大家便随份子钱,每人出个十两的银两,也能再凑个小型的烤鱼晏出来。”薛宝钗听了说道:“你们才将吃饱,如何还吃得下去?算了,湘云妹妹既然已没钱了,知会姐姐一声,应急的钱还是拿得出。”黛玉听了只当宝钗只是客套,不过史湘云听了却有了计较,说道:“既然宝姐姐开了口,那我也就不藏着了,这次烤鱼晏妹妹我可是向黛玉也借了二百两银子,连我自己的二百两也一并花完了。宝姐姐慷慨,又心疼我,不如先借我四百两银子使使,把黛玉的先还上,我那这二百两回史家倒腾倒腾,挣了钱再还给宝姐姐你。”宝钗知道湘云一向直来直去,并未怀疑她的说辞,心想既然要借,不如借个好听的数字,便大方的说道:“妹妹既然这么说了,我哪有不应承的道理。要借便借五百两银子,既好记也好听。”说着让莺儿回去用荷包装了五个大元宝,当着黛玉的面交给了史湘云。史湘云要打借据,被宝钗拦住了,说道:“你我姐妹,我还能信不过你吗?况且还有黛玉在这看着,我这宝姐姐自然是不会让你白叫的。”黛玉听着感觉湘云这丫头的烤鱼晏算是又做了无用功,又让宝钗用银子给绕了进去,面子里子又回到这“宝姐姐”这儿了。不过她看了看史湘云,却觉得这丫头这一回似乎有了自己的主意和计较,于是便不再说什么。宝钗大大方方的借给了史湘云五百银子后,便笑意盈盈对黛玉和史湘云说道:“有事尽管开口,这宝姐姐也不能被你们白叫不是?”黛玉笑着没有吭声,倒是湘云忙起身去送宝钗。看得宝钗是心花怒放,这五百银子借的值,她的面子从螃蟹晏又延伸到了烤鱼宴这儿来,她的心气顺畅的,浑身都自在,之前的不舒服一点都没有了。
等史湘云回到屋里,黛玉看着史湘云笑着说道:“不错,小丫头长大了,会为以后谋划了。你这欠烤鱼晏办得值。”史湘云笑笑没有吭声。
几天之后黛玉才听宝玉来他这儿喝茶说起湘云在街面上盘下了一家店铺,专门来给需要的人抄写经文,有一两银子一篇的,三两银子一篇的,也有一两黄金一篇的,十两黄金一篇的。妙玉这里的经文很齐全,她收集各种经文的执着与她收藏茶盅的喜好是一样的。这样白天史湘云带着贾母给她的嬷嬷和丫鬟在店铺里等人来订抄写经文。晚上回到潇湘馆,她便开始抄写经文。黛玉有时也在一旁帮她。后面越来越多,史湘云便把黛玉和三春姐妹都叫上一起帮着抄写。
刚开始大家只是帮帮忙,后来实在是帮的多了,而史湘云一个月也竟挣到了上万两银子。姊妹们便又叫史湘云一定要请客,并且不在贾府吃,要去酒楼里面吃。史湘云便又叫上了宝钗与众姊妹去了酒楼吃。
众人点了一桌子菜,宝钗看着都替湘云心疼。酒过三巡,众姊妹都喝得面红耳赤,又吼又叫的,不似刚开始那般的小心和谨慎。这时湘云拿出装着五个大元宝的荷包递给宝钗,说这是还她的五百两银子的本金。然后又拿出一个装着十个小元宝的荷包,说这是一百两银子利息,并说不管高低,反正银子也不多,利息就这个数了。众姊妹们又开始羡慕起宝钗来,这是坐着啥也不干一百两银子就到手了。宝钗被众姊妹看得不好意思了,忙转移注意力说道:“湘云,不管你挣了多少,众姊妹都是出了不少力的,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只管众姊妹一顿呀,以后少不得还要大家多出力帮你呢。”众姊妹听了皆是一楞,因为是亲戚的关系,大家实在抹不开面子谈帮忙还要钱的事。如今宝钗为了转移大家对她一个月就拿一百两银子的利息的注意力,说出了这样的话,一时大家都不知该如何来接这话。湘云见大家都抬起头看着她,她一紧张,头脑一热遍说道:“这个并不妨事的,大家帮忙,银子人人有份。这样,”说着她对身边的丫鬟和嬷嬷悄悄地吩咐了几句。很快俩人端着一个大银盘进来,上面放着几个荷包。湘云让丫鬟发给除宝钗外的每个人。大家拿起来一看,是一锭百两的元宝。湘云笑着说道:“这算是给大家的辛苦费,以后每个月都有。”众人都没有吭声。每月一百两银子比她们每人的月银二两多了很多,但真要做事情,有些话语应放在事鲜的前面,放在桌面上说说请楚。但看着此时的史湘云一脸的意气奋发,她们还是顾及情面开不了这个口。
宝钗在一旁看得明白,但她也不会出面来点明的。一顿饭热热闹闹地吃完后,史湘云带着姐妹们去逛了逛街,给她们付账买了些小礼物,然后又一起兴奋地回到了贾府。
贾母把史湘云留下来问话,知道了整件事情,也知道了史湘云现在的问题。她告诉史湘云即使姊妹们一起做事情,利益怎么分都应该事先摆在桌面上讲清楚,这样才能一起把事情做好,干得长久。史湘云听了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