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充满了悔恨与自责。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责问自己:
“朕竟未能察觉这等宝物的价值!若早些推行种植,何至于山河破碎,江山易主?”
天幕未有停歇,继续道:
【番薯与玉米不仅产量惊人,更能在贫瘠土地上生长,可供养千万人口。】
【若大明推行种植,何至于因粮荒而元气大伤?】
朱由检闻言,眉宇间掠过一丝苦笑。
他缓缓坐回龙椅,目光中闪现一丝悲凉。“天意如此,朕又岂能违逆?然今日之言,朕定铭记于心,必以此为治国之本。”
大汉。
刘彻双手负于身后,步伐沉稳,来回踱步于未央宫中。
他凝视着天幕的字迹,剑眉微挑,眼中流露出不屑之意。他冷哼一声道:
“不过区区番薯、玉米之物,竟能左右朝代兴衰?”
然而,天幕之言如春雷般震彻殿堂:
【玉米与番薯之高产,能养百万之众。其价值,不在珍奇,而在于天下百姓能免饥寒。】
刘彻脚步一滞,抬头凝视天幕,目光逐渐变得深邃。
他长叹一声:
“朕治下,尚有饥寒交迫之民,若此物当真如天幕所言,朕又岂能坐视不理?”
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若能获此奇物,朕当命司农司加以推广,泽被苍生。”
大唐。
李世民静坐于御书房,眉目间带着几分思索。
他挥手止住太监的侍候,注视着天幕的投影。那行字迹落下后,他长久未语。
良久,李世民低声道:“若番薯与玉米能救万民于水火,为何朕未曾得知此物的奥秘?”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透过窗棂,仿佛看见了那些贫瘠的土地与饥寒交迫的百姓。
“若此物真能赐予吾民温饱,朕当命人寻访其种源,尽快引入中原。”
他转身望向身旁的臣子,沉声吩咐道:“传朕令,速召司农令前来,探查这番薯与玉米的真伪与用途,勿有延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