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章社稷固,乾坤正,四海升平,日月常明!(求鲜花) (1/2)

紫金山巅,云雾缭绕。

朱元璋伫立于山顶,身披大明红袍,面容刚毅,双目直视苍穹。

他开口,声如洪钟,震撼天地。

“吾,朱元璋,今告天地万物,与大道为誓!”

“自宋亡而后,百年乱世,风云激荡,天命未显,民生凋敝!”

“今日,天命既定,吾当承之,顺民心,定万国,驱逐群雄,荡平四方,还我盛世朗朗!”

“于正月初四,吾将于紫金山之巅祭告天地,建大明之基,扬大明之威!”

“社稷固,乾坤正,四海升平,日月常明!”

这言语掷地有声,仿佛化为无形的雷霆之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惊动了历史长河的每一位帝王!

一时间,雷鸣声大作,天地震颤!

四方目光纷纷聚焦此地!

大秦!

始皇嬴政于阿房宫前仰天而立,神情复杂,双目微眯,透出几分审视与惊异。他轻声道:

“这朱元璋,竟有如此豪言壮语。大明,真能成为又一段辉煌传奇?”

大宋!

赵匡胤于金銮殿内来回踱步,脸色阴晴不定。

他低吼:

“大宋竟亡于草原蛮族之手!我之后人竟如此无能!”一拳拍向桌案,满眼怒火。

大唐!

太宗李世民驻足于长安宫城,抬头望向天空。

他喃喃道:“朱元璋,果然非凡。乱世之中,竟能以一己之力重塑江山。”

此时。

天幕画面陡然转变。

一只破碗静静地躺在地面,碗内仅有十余粒米,象征着无尽的贫困与凄凉。

一道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

【若非民不聊生,谁愿举旗反抗?!】

【若非温饱难求,谁又甘愿搏命求存?!】

【当时的朱元璋,不过一介农夫,执破碗求生,奈何世道逼人,遂踏上逆天改命之路!】

画面渐转,破旧的茅草屋中,孤寂的吊梁下悬挂着两具冰冷的尸体。

朱元璋幼时的悲惨生活与未来金碧辉煌的大明宫殿形成鲜明对比。

这震撼的一幕仿佛在诉说:从一只破碗到一个王朝的开创者,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血与泪!

声音继续回荡:

【当时的朱元璋,家贫至极,所依仅一碗破器!】

【但其志坚毅,终以布衣之身,号令天下,铸就大明王朝!】

听闻此言,历代帝王无不动容。

大秦!

始皇嬴政沉思良久,抚掌而叹:

“一碗破器,便可定鼎江山?此等毅力,朕亦自愧弗如!”

大汉!

汉武帝刘彻面露惊叹之色:

“从一介贫民到开国帝王,此等伟业,朕纵使有祖宗基业之厚,亦难以企及!”

大唐!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钦佩:

“朱元璋,若与朕同生一世,必当把酒言欢,共议天下大事!”

大明!

朱元璋双眼泛红,目光深邃,泪水悄然滑落。

他的心绪如风中乱草,无法平静。

眼前的天幕画面如同一场梦,唤回了记忆深处的痛楚。

他仿佛回到了幼年时的那片贫瘠荒野!

那里饥饿如猛兽吞噬着生命,父母与兄弟姐妹倒下的场景历历在目。

那一年,他无力挽救他们的生命,只因碗中无米。

“若是那时能有一顿饱饭,父母便不会死去,兄弟姐妹也不至于惨遭劫难……!”

朱元璋喃喃低语,胸口剧烈起伏。

他恍惚间看到了另一个自己,那个未曾经受磨难、只愿耕田度日的朱重八,而非今日君临天下的大明皇帝。

童年的阴影,化为深深的仇恨,铭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他咬牙切齿,眼中燃起炽热的怒火。

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厌恶仿佛刻在骨子里,他暗自发誓:

“斩尽天下贪官,还我大明清明!”他坚信,只有惩治贪腐,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天幕的声音再次响起,仿佛天地间的号令,沉稳而震撼!

【自始皇一统河山,大明为汉家正统之极盛,复兴礼仪,重振血脉!】

【昔朱元璋,持破碗而起,平四海,筑江山,再赋北土以生机!】

【北方板荡已三百年,自宋亡失地,汉家血脉几近断绝,生灵苦难,华夏衰微!】

【今大明天命承继,再塑汉唐雄威,重铸礼法江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