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章怎么可能?!竟是朱祁镇?!(求鲜花) (1/2)

朱祁镇挺直了腰板,目光如电,铮铮言辞从他口中激荡而出:

“我已不再是曾经那个稚嫩的孩子,时光磨砺了我的意志,成就了我的志向!”

“我要如父皇、太祖所为,披甲上阵,凯旋归来!”

全场寂静,紧接着他继续冷声道:

“这一次,出征之战,不仅仅是为自己争光,更是为了洗清百年来中原的屈辱!”

“那些不值一提的瓦剌,竟敢冒犯我大明王朝,妄图挑衅天威!”

“它们的所作所为,简直让人嗤之以鼻!”

朱祁镇目光扫视群臣,怒火未曾消减,心头的汹涌仿佛要将这宫殿掀翻。

“一个瓦剌族,竟敢对我大明百姓做出如此无礼之举!”

“难道出征就需要什么名分?”

“永乐年间,太宗皇帝五度北征,铁骑冲锋,所向披靡,轻松大破阿鲁台!”

朱祁镇话音更为激昂,震彻四方:

“先帝尚且几度披甲上阵,何曾有所畏惧?”

“而今轮到我登基,竟有这等蚍蜉撼树之辈敢肆意张扬!”

“更甚者,竟敢送来人头示威!这不仅是耻辱,简直是无法忍受的羞辱!”

他的声音如雷霆,气吞万里,猛然迈步至龙椅前,指尖轻触椅背,话语决绝:

“若不灭瓦剌,朕绝不配坐此皇位!”

随之,天幕的画面暂停!

而字幕缓缓浮现,字字诏谕,清晰可见:

【英宗,讳祁镇,字守正,号明盾,宣宗瞻基之长子,宪宗见深之父,乃大明第六及第八代皇帝!】

【朱祁镇刚毅果断,临敌多智,号雷霆天子,瓦剌克星!】

激昂的鼓声随之骤起,震耳欲聋,新的画面快速切换:

【英宗即位时年仅九岁,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内阁三杨辅佐,国运昌盛,朝纲稳固。】

【张氏薨,三杨辞职,英宗亲政,铁血治国,名号铁血帝君!】

【内政方面,英宗清正廉明,整饬吏治,复兴农桑,民殷国富。】

【至于边疆战事,他尤为英勇,五度征讨瓦剌,决心收复失地。】

【土木堡一役,亲自出征,虽遭遇伏击被俘,但威名不减,最终复位,成就一段传奇!】

【后世称之为“明盾”,言其如山般屹立。】

【称之为“雷霆”,比拟其如电般迅猛。】

【美誉“瓦剌克星”,表彰其定边拓土之大功。】

【虽有一战失策,被史家指责,然功绩远远大于过错,其英名流传百世,榜样永铭!】

【但是!!】

画面突然戛然而止,光芒划破黑暗,刺眼的白光照亮了整个画面。

大秦!

始皇帝凝视光幕,眉头紧锁,神情复杂。他缓缓开口:

“此人言辞激烈,霸气十足,为何却会沦为败家皇帝第二?难道他做错了什么?”

李斯垂首,恭敬答道:

“陛下,或许这只是他一时激愤之辞,实际行事未必如言辞所示,恐怕这才是结局的根源。”

始皇帝沉吟片刻,轻轻点头:

“继续观看,朕倒要看一看,究竟是何事让他身陷此种境地。”

大唐!

李世民盯着光幕,眼中闪烁着浓烈的兴趣:

“朱祁镇的言辞如此铿锵有力,必定是一位非凡的帝王,然而为何反而身败名裂?”

魏征淡然说道:

“陛下,恐怕是因为他初衷虽好,但结果却背道而驰,令人唏嘘。”

李世民微微挑眉,唇角扬起一丝笑意:

“真是有趣,我倒要看看,他究竟做出了什么荒唐之事,竟然超越了秦二世。”

大明!

应天府,朱元璋目不转睛地盯着光幕,浑身紧绷,眼中闪烁着怒火与不可思议:

“怎么可能?竟是朱祁镇?他竟然超越胡亥,成为第二?这怎么可能?!”

朱标沉声道,“若这‘大明之盾’含有讽刺,那此人必是做出了背离常理的大错。”

永乐年间!

朱棣手持宝剑,眉头深锁:

“瓦剌克星?听起来如此威武,怎料却招致如此评判?”

朱高煦眉开眼笑,嘴角带着几分嘲讽:“父皇,莫非这些外号竟是对朱祁镇的讽刺?或许正是他背离了大明的根基!”

朱棣转头,冷冷地瞪了他一眼,声音低沉:

“继续观下去,若他真是败家之君,辜负的可不仅仅是大明的江山。”

画面切换,正统年间的朱祁镇看着眼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