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章明清二朝,尤其是清朝,实在是最为可惜的!! (1/2)

天幕继续说道。

【大嘤的巅峰时期,人口接近五亿!】

【但令人惊讶的是,大嘤本土人口仅为四千万,而其中四亿七千万,均来自其殖民地!】

【更为震撼的是,尽管大嘤的本土人口如此之少,它却能统治全球三千万平方千里的土地。】

【全球的陆地总面积约为一亿三千万平方千里,而大嘤所占的竟几乎是四分之一!】

轰隆!!

各大时空的震惊之声一波接一波,仿佛天崩地裂,气氛变得凝重得令人窒息。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音爆,打破了所有的平静与理性。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岛国,居然能够凭借着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将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收入囊中?

大秦!

始皇站直了身子,眼神锐利如刀,紧紧盯着天幕。

“王翦!”

始皇沉声开口。

王翦感受到皇帝的威压,神色震惊:但他迅速恢复平静,恭敬回应:“末将在!”

始皇凝视着天幕,语气坚定,充满决断:“大秦,必须建立海军!!”

“既然我们之后建立了海军,朕的大秦为何不能征服这片海洋?”

大明!

应天府内。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心中充满了无法相信的震惊。

他猛地坐起身,低声喃喃:

“我的天!这一切,竟然是源自那所谓的大航海运动?居然强大到如此地步!”

永乐年间!

朱棣再也按捺不住,眼中火焰跳动。

“朕真是气疯了!”

“这些海外的财富如此惊人,居然能让一个小国跃升为当世最强,那若是我大明,又该如何?!”

“岂不一统天下,威震四方?”

朱棣的眼中充满怒火。

这不仅是为了外交上的理智之举,更是别有深意。

首先,他登基不久,内外对新皇的认知并不深入,而郑和出使他国,便能借机让其他国家进贡,向大明示好。

其次,表面上,他以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为理由,这自然是官方说法。

但更深的动机,只有朱棣自己心里清楚——那就是财富啊!

靖难之役,朱棣付出了三年的血与泪,人民深受战火摧残,百姓生计困顿,然而政权依旧遭受质疑。

他背负着篡位的骂名,必须向天下证明自己才是最有能力的帝王。

任何改革,任何战争,乃至社会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而大明的国库,空空如也,资金紧张。北方征战,南方修河,四方安抚,处处需要大量的开支。

因此,朱棣将目光转向了海外。

这笔财富,理应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明的国库!

但谁能料到,那个遥远的海外世界竟然如此庞大且强大。

大航海时代的风暴席卷而来,大嘤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推动者,打破了地理的桎梏,成就了前所未有的霸业!

一个小国,居然能独占全球四分之一的领土,甚至曾一度站在世界的巅峰,这让人心生胆寒。

朱棣终于忍不住了。

朱高煦也按捺不住了,内心的野心如火山爆发般喷薄而出。

父子二人,眼中燃起熊熊烈焰,那是渴望海外财富与霸业的火焰,仿佛一切已经不再重要,唯有这雄心壮志能够填补他们内心的空虚!

这大嘤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凭什么拥有如此伟大的成就?!

真正的霸业,理应属于他们大明才对!

各朝帝王的眼神中,难掩的希冀与渴望逐渐浮现。

一个小小的大嘤,竟能成就如此惊人的功业。如果换做他们自己,又能达到怎样的高度呢?

“我中国,又能达到怎样的辉煌?”这一念头悄然在每位帝王心中滋生。

就在这时,天幕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沉重感。

【其实,要说错失大航海时代的机遇,明清二朝,尤其是清朝,实在是最为可惜的!】

【提到这里,不能不提乾隆帝王的治国之道!】

【后世的历史学家,虽多有指摘乾隆之处,但也可以理解,这种看法并非全无道理!】

【从后人的角度来看,乾隆治下,国运已从盛转衰。所谓康乾盛世,不过是帝王个人的盛世,而非百姓的盛世!】

【乾隆所作的五万篇诗文,虽未比李白杜甫那样流传千古,但其中并无令人铭刻在心的佳作。】

【绝大部分诗作都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