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曾六下江南。】
【曾言茳南名胜天下。】
【虽有着视察水利,加强南北合作之名。】
【据统计,六次下江南花费两千万白银左右,这个数字远超鸦片战争战败的赔款。】
【当时大清一年收入只是4000万,乾隆六次南巡,就花掉了大清半年收入。】
【他的这几场盛大旅行,每次都是启程前一年,就早早派亲王负责打前站,提前一顿大兴土木,沿途各色道路桥梁全修遍。】
【甚至为了修路盖宫殿,良田土地都一路占一片,闹得沿途农民流离失所。还没开动行程,就是各种民不聊生。】
【待到乾隆帝的旅行队伍,浩浩荡荡启动后,前面这些大折腾,却是全变了小儿科。】
【每次都是皇太后皇后贵妃齐出动,外加文武重臣大批随行,车马仪仗护卫一线平推,总数竟多达上千人。】
【且配有大车四百多辆,精壮马匹六千多匹,简直豪华旅行天团。】
【六次南巡,修建行宫40多座,楼亭1200间,龙船260艘。】
雍正:这败家玩意,我这辈子都没这么祸祸过!
康熙帝:当年我也南巡,也没这么大排场啊!
雍正:你也闭嘴吧,败家爹!
【铺张浪费如果是一种艺术!】
【乾隆做到了极致!】
【南巡之后,75岁的乾隆。】
【学皇祖父康熙,办千叟宴!】
【当年康熙60大寿,各地官员为他庆生。】
【为感激,特办了“千叟宴”。】
【京都里年龄超过六十五岁,无论何种身份地位都有资格参加“千叟宴”。】
【与康熙犒劳老叟的目的不同,乾隆设宴最主要的目的是彰显自己“传奇”的功绩。】
【并将范围扩大不仅京都,乃至全国。】
【这场“千叟宴”彻底成了老人们的“丧宴”!】
康熙帝:胡闹!
雍正:把乾隆给我叫来,看我扇不扇他两耳光!
乾隆:我宴请天下老者,表面尊老爱幼,这不是好事嘛!
【按照乾隆标准,想参加者必须65岁以上,这年龄放在平均不足五十岁的清朝简直就是高龄!】
【这邀请的还只是京都老人!】
【你说你不来?那当地官员可就要找找谈谈了!】
【皇恩浩荡,为了博取圣上开心,你不去也要去!】
【舟车劳顿,长途跋涉,老胳膊老腿的没几个受得了!】
【就算好不容易到了,还得回来!】
【一来二去,有些死在了路上,有些死在了回家路上!】
【更离谱的见到皇帝过于激动,死在了宴会上!】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皇帝没事找事召开“千叟宴”,乾隆也成了寿星杀手。】
“朕,不是这样想的啊!”
“朕就想让天下知道朕尊老爱幼!”
“皇祖父也干了!”
“我就想比他干的更好啊!”
南巡,千叟宴康熙确实先干了!
但都没有乾隆这般离谱!
闹得民生沸腾!
【所谓康乾盛世,对比真正的历朝盛世。】
【就像一座空房子!】
【大兴文字狱,闭关锁国。】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若不是雍正的勤勉,大清早亡了!】
【生了这么一个败家子,葬送了自己积攒的家业!】
【对于乾隆,他老人家才会有如此点评!】
【点评:】
【“乾隆皇帝肚子里没有墨水。”】
【“一生做诗四万首,但无一佳句,胡写乱画。”】
【“还昧于西学,因循守旧,奢侈成靡妄自尊大!”】
【“拉开了中西方差距,导致后来丧权辱G的大变局!”】
——
康熙:四郎,你拿着棒子要干嘛!
乾隆:爹,我错了,别打了!
雍正:你们一老一少,把我当肉夹馍?
祖孙三代打成一团!
老话说得好,如果眼前有事发生!
不要怕!
当一件更大的事出现,眼下的事就无关紧要了!
【龙国最后一位帝王。】
【末代帝王,溥仪。】
【嗯,大清真的亡了!】
康乾雍祖孙三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