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章 出征吐谷浑 (1/2)

“帝心如渊,深不可测!我等不敢猜想阿......”

这些官员大都听闻了长孙无忌进宫的事情,纷纷在殿前猜测了起来。

“对了,听这京都的坊间传言,这昨日里似是有一瀚姓少年创了首新的诗文啊!”

“我也听说了,不过好像是名瀚吧!那少年诗句写的甚妙,连我看了都想去战场上厮杀一番!”

“也不知是谁家的子弟,那坊间传闻好像是哪位将军的儿子?”

站在一旁的姜融不由地在心中偷笑起来。

没想到这大唐官员如此可爱,竟然还能想到有姓瀚的人!

“上朝!”

太极宫外,一道高昂嘹亮的声音瞬间,让众人安静了下来。

百官分列两旁,紧紧跟随着队伍进入大殿,随着那道明黄色身影稳坐于龙座之上,文武百官尽数跪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吧!”太宗李世民龙袍一挥,示意众人起身说话。

“陛下,近来吐谷浑可汗派人递来书信一封,瞧这意思,是想与陛下重修旧好。”一位大臣上前,拱手禀报。

李世民微微皱眉,传令鸿胪寺官员将信件呈上。

“陛下恩威远播,尚未出征吐谷浑,威名便已震慑四方,实乃我大唐幸事!”有臣子谄媚附和。

可李世民展开信件,细细看过之后,脸色瞬间阴沉如铁。

这些蛮夷,实在是可恶至极!

想当初,吐谷浑贼军频繁侵扰大唐边境,李世民大度派人前去和谈,甚至打算将大唐公主许配给他们的可汗,可对方竟全然不领情,对使者避而不见。

如今,李世民已决心发兵征讨,他们的可汗却又上书求娶公主,这变脸之快,实在是欺人太甚!

泥人尚有三分火气,何况是堂堂大唐天子?李世民怒从心头起,一把将信件狠狠甩在地上:“这吐谷浑贼军,简直不把我大唐放在眼里!”

见李世民龙颜大怒,鸿胪寺的使者吓得“扑通”一声跪地请罪:“陛下息怒!那吐谷浑地处偏远,皆是蛮夷之人,不懂礼数,陛下切莫动怒,保重龙体啊。”

“陛下息怒!”另一大臣也赶忙出列。

“此次吐谷浑可汗既已知晓我朝天威,上书求娶公主,陛下不妨顺水推舟,如此或能重修两国旧好,免去干戈。”

李世民冷眼扫过众人,心中显然极为不悦,这些话,他此刻半个字都不想听。

姜融站在一旁,心中暗自疑惑,自己一介草民,无官无职,为何今日被特意召来朝堂,如今见这阵仗,算是明白了几分。

他大步走到百官前列,朝着太宗跪地叩首:“草民虽身份低微,可听闻敌国贼军如此羞辱我大唐,亦是怒火中烧!恳请陛下发兵吐谷浑,扬我大唐国威!”

“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好大的胆子,竟敢口出狂言,也敢向陛下请战?”一位官员当即出声呵斥。

姜融回过头,目光冰冷地直视那人:“你们这些官员,到底是吐谷浑的臣子,还是我大唐的臣子?”

“黄口小儿,竟敢这般狂悖!”百官闻言,皆是身躯一震。

姜融毫不畏惧,再度高声道:“我大唐向有天国威仪,这些番邦小国屡屡进犯,为何不能还击?以往番邦来犯,我们次次以和谈为重,可他们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姜融的声音在大殿之上久久回荡,不少臣子听了,都不自觉低下头,陷入沉思。

“小子,这里是朝堂重地,岂容你放肆!还轮不到你在此多嘴!”

长孙无忌身后,一位官员站出来,试图喝止姜融。

“大人说我不可向陛下进言,那我倒有句话想问大人。”

姜融挺直腰背,目光炯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身为大唐子民,为何不能为陛下进言?”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哑口无言。朝堂上原本主战的官员们像是被点燃了斗志,纷纷跪地,齐声高呼:“恳请陛下发兵吐谷浑!”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抹亮色,欣慰地看向姜融。

“陛下,万万不可啊!”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大臣出列。

“虽说蛮夷不懂礼数,可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若此番贸然出兵,只怕日后那些小国再无一人敢与我国交好。”

李世民眉头紧皱,他没料到,事情已然一边倒之际,竟还有人站出来主张和谈。

“爱卿,朕倒想问问你,你究竟是我大唐的臣子,还是另有心思?”

李世民声音低沉,却透着威严。

“回陛下,臣一片赤诚,皆是为了大唐!若陛下质疑,臣愿血溅当场……”

那大臣伏地叩首,言辞恳切。

“念你为大唐着想,死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