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从湖北路追击至四方、沧口等地,身负数创,仍未退缩,不曾想今日温司令居然不开一枪纵容日寇!”
不少国防学员解开外衣,胸膛之上还有弹片划伤的创口,鲜血染红内衬。
但此时无人退缩,依然坚守与前线,随时准备跟日寇拼命。
温树德等人羞愧无比,不敢反驳,只得低头掩面。
陈克眼神紧盯着对方,“温司令,事已至此,今日若不战,以后必定为万人所耻笑,身败名裂,不外乎如此;今日若战,海陆配合,有很大把握歼灭这股来援日军。”
“子高这是在逼我表态啊!”温树德拍着大腿说道。
陈克没有否认:“别无他法,只能如此行事,请务必考虑清楚!”
说完,带着一群人离开指挥部,在码头滩涂地区布防,留下温树德等人在此地考虑。
出来指挥部后,杜聿明询问道:“校长,温树德此人软弱且嬗变,他真的会跟我们并肩作战吗?”
陈克想了想,温树德此人是烟台海校最早期毕业生,16岁时受耶稣教会资助,入英吉利皇家海军学校,归国后任清政府北洋舰队军官。
护法运动跟随孙先生,之后又跟随吴佩孚,直奉大战后依靠张宗昌,1927年被老蒋下令通缉,逃往日本。
这人虽然有数次嬗变之举,但在抗日时期还是坚守底线,没有跟日本合作,算是可用。
“此时亦别无他法,如果战况紧急,就让海军学员们直接上舰,总能给日本军舰制造点麻烦,再让空军学员准备出动蚊式战机,应该足以对付日本海军。”
陈克心里当然有万全之策,只是用渤海舰队对付日本军舰无疑是最合适的办法。
杜聿明点点头,“现在就通知曾万里、高志航他们准备,万一真有紧急情况,就让他们上战场。”
曾万里是民国未来的民国海军少将;高志航则是民国王牌飞行员。
陈克提前培养这些人才,就是想将海陆空三军同时建立完善。
胶州湾船舶被紧急疏散,17磅炮、25磅炮被拉到战场,一组一组的炮弹被放置妥当,炮兵紧急调整角度,瞄准海面上。
清晨的胶州湾雾蒙蒙的,国防军在四方、沧口等地设防,海风吹拂,浪潮滚滚,众人心里紧绷着一根弦。
……
呜呜呜……
军舰鸣笛,早晨雾散的胶州湾出海口,出现几艘悬挂旭日旗的大型军舰。
长良级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第三种轻巡洋舰,共建造6艘,对比以往巡洋舰进行改进升级。
其于1920年开始建设,属于轻型巡洋舰,1922年正式服役,随后,长良号被分配至旅顺镇守府,并在旅顺和青岛间的海域进行巡逻。
舰员编制450人,满载排水量5570吨,航速为35.5节,安装有7座单装三年式140毫米的50倍径舰炮。
见习舰长为高木武雄,其立于保身台之前,放下望远镜:“高田,胶州湾货轮不是很多吗,为什么现在看不到?”
高田豊树前年曾在青岛驻守,对于胶州湾情况再清楚不过:“高木,八成是支那人已经知晓我们来援胶州湾,所以提前驱散船舶。
高木武雄眉梢一挑,“照这个说法,日侨民团的行动大概已经失败,支那人击溃儿岛熊吉率领的民团?”
“高木,儿岛熊吉率领的是民团,帝国军人从不会失败!”高田豊树声音冷酷。
接到堀内谦介的电报后,关东军司令白川义则立即召开会议。
最后决定,派出高田豊树率领3500名日军兵力,乘坐长良号从旅顺出发赶往青岛支援。
同时高木武雄也带领1500名海军陆战队成员,以及一艘护卫舰增援。
日军总兵力超过5000人,以及海军两艘军舰,浩浩荡荡从旅顺杀到青岛。
日本舰队减速,进入淮子口时关麟征很快被注意到:“打旗语通知后方部队,炮兵立即启用7.2英寸BL重型榴弹炮,拦截日本军舰!”
很快,旗兵站在沿岸打出旗语,炮兵组拿着猪鬃刷子将膛口清理干净,一枚枚巨大的炮弹被推入其中。
砰砰砰!
沉闷的响声令人心颤,数十公斤的炮弹被一股巨力推上天空,朝着淮子口的日本军舰飞去。
海面上掀起一阵巨大的波涛,“轰隆隆”的响声不断,犹如雷鸣。
“榴弹炮,支那人的榴弹炮!”
“支那人在山口有埋伏,打过来的是榴弹炮!”
日本人一阵慌乱,没想到居然早有防备,刚刚进入胶州湾出海口,就被伏击。
而且这榴弹炮威力不俗,数炮齐发,声势浩大。
海面上的军舰微微晃悠,高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