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伏案,仔细想了想:“飞机的问题我来解决,我在北京尚有些人脉可用,借用两架飞机并非难事。”
飞机在民国不是新鲜玩意,早在清末便有人造出飞机,且还有军阀开办航校,飞行员虽然少,但可以找到。
关键是飞机总是被洋人把控出来很难租借到,历史上跟匪徒谈判时,田中玉花费大力气从洋人手里借来飞机震慑孙美瑶,起到了很大作用。
陈克没有田中玉的人脉,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至于登上抱犊崮控制匪首之事,由我亲自带队,唐方平选出20名胆量过人,身手敏捷的卫兵跟着一起,届时见机行事。”陈克严肃道。
唐方平眉宇蹙起:“子高,你亲自带队,会不会太危险,要不还是让我带队上去跟孙美瑶谈判?”
孙美瑶等匪徒有近万人,而陈克只带20人上山跟匪徒打交道,万一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放心,孙匪只是求财求官,他要是真的想杀官造反,何必等到现在?”
陈克吃准土匪招安的心理,此次行动十拿九稳。
对付孙匪的事情商议妥当,行动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唐方平亲自去挑选精锐卫兵,还有寻找飞行员,准备其他事项。
当然陈克还叮嘱其将部队抽出2000人,从济南登上火车,沿着津浦线南下赶赴峄县、滕县,方便接收降兵。
而何乘风则是凑到跟前询问道:“子高,田中玉对你做出什么许诺,咱们这趟总不能白忙活。”
“当然不是白忙活。”
陈克面露微笑,手指摩挲着桌上的几份文件:“胶东道镇守使、胶澳商埠督办,田中玉将这两个职位都交予我,还有那500万银元的赎金,咱们也要拿到手。”
500万银元赎金说是给孙美瑶的,但陈克压根就没想放过这笔横财。
剿匪、升官、发财,一样不落,这才是正解。
何乘风闻言后咂咂嘴,“子高,那以后我们是称呼你为镇守使,还是称呼你为督办?”
何乘风装模作样地拱拱手,一副欠揍模样。
陈克一瞪眼,笑骂道:“放你娘的屁!”
说句实话,编练新军的这小半年时间,多亏何乘风等人协助,陈克才能快速将小团队搭建起来,由此可见人才储备非常重要。
年初的时候,陈克在北京没待多久,只忽悠到几个留学生一起来济南,唐方平这些家伙也没多想,只知道跟着陈克干大事。
但小团体终究有局限性,以后想要将军阀事业做大做强,必须系统性地培养储备人才,如此才能建立起更强大的队伍。
但扩张队伍需要更多资金、武器!
必须将这些难题一一解决,有双穿门在手,这些都不再是问题。
跟何乘风等人闲聊一阵,对于建设地盘,大家都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
……
1963年,新加坡,总统府。
1959年新加坡自治后,总督府移交新加坡政府重新命名为总统府,建筑风格东西融合,外形看起来跟白宫差不多。
回到新加坡后,陈克很快与李光曜碰面,两人谈及自治州发展问题。
“总理,前几年我们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如今都发展得很不错,本土纺织业非常繁盛,承接欧洲大量订单。”
“另外,我们在积极发展对外转口贸易,亚洲-欧洲的货轮大都停泊新加坡港,已经对港口进行扩建,打造现代化的集装箱港口,以承接更多货物。”
“经过几年积累,目前自治州GDP超12亿美元,历年财政结余积累超5亿美元,人口180万,我们正准备引进更多华人。”
李光曜将自治州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
自从前几年独立成为自治州,陈克一直在新加坡开展轻工业,纺织、制衣、棉料加工、药品等等工业。
顺便还让李光曜将警察、公屋、强基金、强制义务教育等制度体系纷纷建立起来,将整个社会凝成一股力量。
经过种种努力,现在新加坡已经提前进入发展快车道!
虽是弹丸之地,但GDP总量已经赶上马来亚(24亿美元)的一半,这可是仅仅200万人创造出来的经济奇迹。
“李光曜,做的不错。”
陈克点头夸赞一句,接着语重心长说道:“不过发展轻工业新加坡只能当加工厂,赚的都是辛苦钱,而且不能培养自己的市场跟技术,始终是三流国家,长远发展来看,必须进行重工业升级。”
事实上二战前,新加坡比同时期香江日子好过得多。
三州府地区一直都是英吉利海外殖民地的重镇,而海峡殖民地的总督府就设在新加坡。
虽说弹丸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