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谁赞成?谁反对?方孝孺:我反对! (1/2)

看着迟迟没有开口的朱允炆。

老朱的眼底中也透露着一丝玩味。

终于。

挣扎斟酌一番之后的朱允炆。

开口了。

“回禀皇祖父。”

朱允炆拱手道。

“孙儿觉得朱胤文所说卫所赈灾之法,乃是强军强国之法。”

“此计不仅能彻底解决我朝赈灾贪墨之患,更是能一举将我超百万卫所士卒打造成一支真正的强军。”

“孙儿不才,恳请皇祖父纳谏此策,在我大明施行!”

最终。

朱允炆还是没让老朱失望。

说出了那个他最想听到的回答。

闻言。

老朱轻点了点头。

暗自心道。

‘不错,这才是咱的好大孙。’

‘才智不足,咱可以容忍,但若是为了一时的脸面之争,罔顾天下大事,那才是咱最容不得的。’

老朱心中松了一口气。

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随即。

看向殿下群臣。

“太孙以为此计甚好,可在我大明施行。”

“你们觉得如何?”

还能觉得如何?

老朱这话问的明显就是有意如此了。

谁还敢反对?

于是乎。

众臣山呼‘陛下圣明’‘太孙所言极是’‘臣也复议’。

一片赞同之声。

老朱见状。

点了点头。

随即就想将此事定下来。

可这时。

群臣之中。

忽然有一人站了出来。

疾步行至御阶下。

“臣觉得不妥!”

这一声‘臣觉得不妥’。

分外显眼。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定睛一看。

哦~~~

原来是他啊~~~~~~

.................

此人是谁?

只见此人中等身材。

面容清矍。

35岁上下的年纪。

一袭青袍官服。

按照大明官服制度。

五品至七品穿青袍。

此时。

在这广场之上。

此等品阶的官员不说多如牛毛。

至少也是多如猴毛~~~

丝毫没有存在感的。

但是他不同。

一见到他。

前排的大员勋贵们。

都是一副‘原来是你’的表情。

可见此人有极高的知名度。

为何?

全因他的名字——方孝孺!

方孝孺。

此人并不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

而是通过推荐进入的官场。

洪武十五年时。

朱元璋亲自召见方孝孺。

觉得此人举止端正。

于是对朱标说:这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才,你可以一直用他到老。

当时。

方孝孺才25岁。

获得老朱如此评价。

一时风头无俩,名声大噪。

可就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就此要平步青云之时。

老朱却只把他送回了家。

并未录用。

十年后的洪武二十五年。

方孝孺再次被举荐。

这次老朱依然还是不吝夸赞。

可是到了末尾又是一句:现在还不是到任用你的时候。

就随便给了个国子监教授的讲学的职位,把他打发了。

——由此可见,虽然只是见了两面,但老朱已经很清楚这位兄台是个什么货色,腐儒、死读书,教书行,但是出来当官?不可,只夸品行而不论才干已经说明了一切,但是奈何老朱怎么都看不上的‘人才’,最后却被朱允炆当成了宝。

因此。

虽然不是什么朝中大员。

但因为老朱的这两次夸赞,方孝孺的名声享誉天下,被认为是当代大儒,在场没有几个人是没听说过他的。

于是一见他出列。

众人才有这样的反应。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22】谁赞成?谁反对?方孝孺:我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