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萧辰给麾下水师力量,梁山泊舰队,所配置的战船。
那是按照十几人一艘战船的兵力部署配置。
意味着,一百艘战船,那就是近两千水师战兵。
而且,还是属于专业的水上作战的兵种。
别的地方不提,在这梁山泊湖面上,已然是最强大的水师力量了。
大宋的水师,基本上在长江以及黄河上。
而长江之上的水师,需要拱卫扬州、江宁府等江南重镇。
黄河水师需要拱卫东京开封府。
这些水师,宋军是不能够轻易动用的。
而其余州府的水师,那就不值一提了。
根本就不属于专业的水师力量。
当然,大宋也有海面作战的水师,也是不弱的力量。
但那些海上战船,能开到梁山泊来吗?!
根本开不来!
因而大宋能够动用的水师力量,也仅仅是那些各州府,偏向于巡视河段,追捕盗贼所用的地方水师。
这些水师,与厢军性质一样,根本就称不上真正的作战军队。
战斗力那是一言难尽,不是一般的差,而是极差极差!
这也是萧辰敢在梁山如此肆无忌惮,胆大包天的缘故。
盖因为,身处八百里梁山泊内,他已然立于不败之地!
几天之后。
萧辰得到灰衣卫禀报,果不其然,郓州济州两州宋军,根本就没有派出大军横渡八百里梁山泊,杀上梁山的打算。
而是采取全方位封锁的办法,将八百里梁山泊封锁了起来。
只是.
这封锁,也封锁的极为不彻底。
竟然只是不准南山北下的船队,携带粮食进入梁山泊内。
至于其他物资,根本就不敢封锁。
为何会这样?
除却梁山泊乃是最重要的的南北水路运输要道,两州知州不敢堵路,采取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办法外。
最重要的是,赵宋地方官吏,不敢得罪那些船队身后之人。
以至于,才会闹出如此可笑的封锁行动。
两州出动五六万大军,规模浩大的封锁梁山泊,竟然只是为了不准一粒米进入梁山泊内。
而很快,萧辰又得到禀报。
郓州的厢军乡兵们,除了封锁之外,还做出了匪夷所思的举动。
竟然驱赶北面的流民,进入梁山泊。
甚至因为掀起流民赶路太慢,竟然还给这些流民造木排,指明方向。
为的就是,让更多的流民,涌进梁山之内。
其用心,极其险恶。
那就是让外界一粒米也不进入梁山泊内,同时驱赶大量流民,加快梁山军的粮食消耗。
最终逼迫梁山军饿的肚子受不了,自己上岸寻找食物。
而他们那些宋军,则好以逸待劳,将上岸的梁山军,一网打尽。
此乃阳谋!
就是看梁山军大量吸纳流民,便直接用流民吃垮梁山军!
他们为的就是,让梁山军自我消亡,不攻自破!
至于那数十万流民的死活,他们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中,甚至是直接无视。
这让萧辰不禁摇头感慨不已。
丝毫不将大宋百姓放在眼里的朝廷,无视百姓死活的赵宋。
岂能不亡?!
不亡,那就没天理了!
或许是,赵宋立国一百多年来,扑灭了大大小小,无数农民造反起义。
让他们觉得,百姓不过如此。
根本就威胁不到他们!
以至于,才如此肆无忌惮,横行无忌,视大宋百姓如蝼蚁!
这样的大宋,若是不亡,天理难容!
萧辰走出议事厅,于山顶俯瞰梁山山下。
看着那些,被吸纳进来的流民,一个个进入领地之后,虽然也要干活,而且干的活还不少,很重很累。
但至少,他们一个个衣食无忧了。
真正意义上的衣食无忧!
进入领地之后,只要能干活,就能够吃上饭,身上穿着衣服。
虽然吃的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至少能够填饱肚子了。
不用担忧,会白白饿死了!
一个个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此前,萧辰对此没有多少感悟,满脑子都是吸纳人口,利用大量人口劳动力,壮大领地,加快领地的发展,以及各种基础建设,增强领地实力。
但是现在....
萧辰却觉得,他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