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来准备涉足哪个行业?以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打算研究哪个方向?还没有想好吗?田书笠,努力并不代表优秀,刚才那些问题,你想清楚了再来找我。”
十几年求学路上第一次不被老师欣赏,田书笠感觉整个人像在冰水里浸泡过一样,冷透了。童年回忆里堆满了书本和作业,为的是进入高等学府,直到几天前田书笠仍是奔着瀚博学院这块牌子而努力学习的。如今统考分数已经揭晓,只要利盛哲点头,田书笠的梦想就会实现。可是以后呢?田书笠突然觉得自己很可笑,寒窗十几年,考大学居然成了她的终极目标。
第二次去找利盛哲的时候,她告诉他未来的某一天,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机电工程师,尽管这听起来并不适合她这样的女孩子,但是她在这方面拥有极高的天赋,并且她热爱这份事业,所以她确定自己就要学这个。
田书笠以为自己想明白了,也表达地很清楚了,结果只换来利盛哲一声叹息。或许是让士覃曾经强烈推荐过的缘故,利盛哲最终还是接受了田书笠。于是第二年的春天,在命运的安排下,田书笠带着欣喜和紧张,走进了利盛哲的实验室。
“这是一家专注于电路板生产的公司,他们需要一套拧紧设备,所有要求都在这份文档里,三天后给我方案。”
田书笠作为研究生接到的第一个项目,紧张又激动。三天后的头脑风暴中,她极具创意的方案引起了实验室所有人的注意,然而最终,还是被舍弃了。
“田书笠,你是个工程师,不是艺术家。你所从事的行业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今后的三年里,你要学的是如何借鉴,并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不是凭空想象。”
又一次被利盛哲“教训”,田书笠不太服气。她发誓要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材料和工具,实现自己的方案。日以继夜,废寝忘食,一个人建模,一个人出图,一个人拿图纸去学校工培中心加工成型,一个人装配,一个人接线,一个人编程……
她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她不要利盛哲看轻她,她要证明自己不仅是努力的,更是优秀的。在设备开发完成并顺利运行的那一刻,她笑了。她获得了前辈的称赞,获得了教授们的欣赏。可唯一没有获得的,也是她唯一想要的,便是利盛哲的肯定。
利盛哲走进实验室,拿了套工具,又走出实验室。“利老师,你看那边,田书笠一个人做的。还不错吧?”在师兄的提醒下,利盛哲看向田书笠的作品:“哦,我已经看到了。”
再一次,强烈的挫败感席击碎了她。高到惨绝人寰的智商和低到惨不忍睹的情商大概是每个天才的标配吧,她只有这样想才能安慰自己。利盛哲是学术界的天才,但是在生活中实在太不可爱了,至少田书笠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她并不知道,工培中心的师傅是从不帮学生加工零件的,更不会对学生的设计给予方向性的建议,除非有教授提前打招呼;她也不知道每次她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总有一个人走进实验室,把她胡乱安装的东西重新装一遍;她更不知道当她夜里趴在桌上睡觉的时候,有人坐在她身旁,对着她那可笑的电路板再次烙上一烙。
“这套设备成本多少?生产周期多长?寿命怎么样?生产效率是否有保证?后期怎么维护?你知道吗,田书笠,工厂里女工的效率都比你这台破机器要高。我告诉过你,工程师要学会借鉴,如果不能保证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优于现有的,那你的设计便一文不值。”
不需要利盛哲说更多了,田书笠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接下来日子里,她一边泡在图书管学习,一边完成手头接下的项目,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查阅了上千篇文献,整理了三本文献综述。理所当然地被学校看重,推荐给某个校企合作项目的负责人。
“我认为田书笠不具备接手这个项目的能力,我不同意她参与其中。”虽然利盛哲竭力反对,但是田书笠还是接下了这个项目。为此她不惜和自己的导师发生口角,最后利盛哲放下狠话:“接下这个项目,你就要全权负责,我不会给你半点支持。”
“我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我感兴趣,我想试一试。不管你是否同意,我都要争取一下。做好了是你的功劳,做坏了是我的责任。反正从一开始你就不认为我有能力做好你的学生,那么就请让我自生自灭吧。”
据说,弄死一个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并不是狠狠打击他,而是给以超出他能力范围的权利,使他轻而易举的犯错,最终走下神坛。田书笠深深地赞同这句话,和利盛哲预测的一样,她没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个项目。
设计出了点问题,企业面临着金钱和时间的双重损失,为此,校方也承担了一部分责任。而这件事足以让田书笠失去未来三年的一切荣誉和机会。痛苦吗?后悔吗?田书笠说不出现在是什么感受,她蜷缩在实验室靠窗的电脑椅上,呆滞地看着天空。原来,自己真的和利盛哲预计的那样,一文不值呢。
“诶?是小田吧?看起来精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