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醒来已是早晨七点,刘家除了刘大壮以外的人都出去做工了。
那时候的人们通常早晚两顿饭,今天因为苏廷的到来,才有了一顿早饭。
苏廷起床洗漱完毕,看到刘大壮给自己端来的玉米糊糊,心里颇为感动。
他们一家人都没吃早餐,却特地为自己做了这么一碗,这份心意令他深深触动。
他拍了拍刘大壮的肩膀,转身从车里拿出两个面包塞给他,说道。
“你吃这个,哪能我吃着,你看呢!”
说完,苏廷端起玉米糊糊喝了起来。
刘大壮接过面包放到了桌上,随后又起身拿了一个干窝窝头啃着,边嚼边说。
“廷哥,我吃这个就行了,这面包我吃了怕是浪费。”
苏廷见刘大壮这么说,也就不再坚持,转而询问刘父今天都在忙些什么。
刘大壮一听苏廷的问题,马上答道。
“廷哥,我爹去找大队长商量,看能换些鸡蛋和鸡鸭回来。
顺带问问能不能换个猪,带回来。”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吃完饭我们就去相邻的村庄运补给。
明儿把你们这儿的物资收拾完,就可以回去啦!
完成这次任务之后,我们也总算可以歇息两天了。”
苏廷迅速喝完碗里的粥,刷干净碗便招呼刘大壮准备上车出发。
刘大壮本打算帮苏廷涮碗,却被苏廷婉拒了。
“廷哥,你的面包!”
瞧见刘大壮手里还拿着面包准备送回,苏廷连忙挥手示意。
“你就收着吧!我苏廷送出的东西从没想过要收回,上车出发吧!”
听闻此言,刘大壮赶紧放下手中的面包,几步并作两步地爬上车。
今天要去的那个村子叫做小王村,凭借着轧钢厂开具的证明,事情很快办妥。
苏廷并无兴趣捞取额外的物资,中午之前就已经返回。
这一次刘大壮表现得很懂事,搬运货物格外积极。
由于车上装有鸡蛋,因此回来的路上特意开得缓慢,以免路上颠簸导致鸡蛋破损。
中午,刘家人吃上了大米饭。
这全靠苏廷带来的机会,否则他们哪里有机会吃到大米饭呢?
话说回来,猪油拌饭那个香啊!再来一口腌萝卜,就是一个字——美!
刘昭和刘暮两姐妹见到苏廷后,脸颊微微泛红。
用餐时依然如常,一左一右坐在苏廷身边。
只是她们的话明显少了许多,不再像前一晚那样活跃。
因晚上要宴请大队长吃饭,吃过午饭后,两位姑娘和刘母便留在家中。
刘大壮则闲不住,提着水桶又去摸螃蟹了,他想多捉一些带给苏廷品尝。
然而他并不知道,苏廷家还未装修完毕。
苏廷吃过饭后回到屋内休息,并自我安慰道。
“虽然一天啥活儿都没干,但也算辛苦我自己了。”
或许是因为早晨起得太早,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大约下午三点,苏廷被一阵喧闹声惊醒。
睁开眼发现,两个女孩正趴在自己房间的窗户外张望。
经询问后得知,原来刘父带着大队长和一众村民,来换粮食。
此刻仍有众多村民围在车子周围观看,显然对这辆车感到非常新奇。
村民们手中提着公鸡、鸡蛋和鸭子等物,但却没有一只母鸡或大鹅。
毕竟在这个年代,母鸡是要留着下蛋用的,谁也不舍得出售。
刘母协助刘父及大队长与村民们一一交换粮食。
虽然看起来人很多,但实际上换到的东西并不多。
上千枚鸡蛋堆在一起,十几只鸡鸭被捆绑在角落里不断啼叫,整个院子显得熙熙攘攘。
苏廷见状便打消了出门的念头,既然有刘父这位村长在场,自己出去反而会添乱。
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屋里,陪两个姑娘玩耍,不是更惬意吗?
苏廷瞧见大家都离开了,便带着两个女孩走出来。
两姐妹立刻热情地打招呼,“三伯伯!三伯伯!”
“嗯!嗯!”回应她们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看上去比刘父年纪大不了三四岁。
看到苏廷出来,刘父赶忙向他介绍。
“苏廷,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我们的生产大队队长刘韩海。
他是我们这一大家子的堂兄,你就叫他叔就行。”
“这两个丫头认的哥哥就是苏廷,他在轧钢厂做采购员。”
实际上,刘父在介绍时也犹豫了一会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