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钓位有很多,钓鱼的人也不少。
林建军选的钓位,是前海一个比较僻静、人迹罕至的钓位。
由于这一片有很多杂草,没有路,所以很少有人会来这边。
是一个回水湾,水中有一些枯朽的树枝和卵石,结构比较复杂。
且还是下风口,水面漂浮着很多杂物碎屑。
这地方本来就容易藏大鱼。
钓鱼佬都知道,钓鱼最关键的一步是选对钓位。
第二步就是打窝。
要想鱼上岸,就拿粮食换。
林建军随手捡了一块小石子扔进水中,咚的一声,微漾的水面激荡起层层涟漪。
应该有个三四米深左右。
这样的深度刚好。
趁着四下里无人,林建军神魂进入农场,意念一动,水桶便凭空出现在他脚下。
接着从随身农场仓储背包拿出二十斤谷子,五十多个鸡蛋一并放进水桶。
鸡蛋打碎,和谷子搅拌成团。
二十来斤谷子,和五十多个鸡蛋,一共捏了六个拳头大小的谷子团。
打窝之前,林建军再次确认周围没人。
随后林建军将六个谷子团一一掷入水中。
“咚!”
谷团砸在水面,水面立刻变得混浊,谷粒一粒粒散开,摇摇晃晃的坠落水底,大概有一个小竹匾那么大面积。
头一次打窝,必然要打重窝。
今天二十斤谷子,明天二十斤,后天二十斤,大后天十五斤,接着每天锐减,直到最后一天一粒谷子也不打。
持续一个星期,就跟养猪一样,定时定点。
只要这附近二百米范围内有大鱼,一个星期后作钓,肯定能钓上。
这么大个水面,这点谷子都算不上重窝。
真要打重窝,头天怎么着也得打个二百来斤。
说归说,可不敢真那么奢侈。
饿死人的年代,真要打那么打窝子,万一让人撞见了……
打了一桶水,简单洗了一下水桶和手。
将水桶扔回农场,林建军留在原地观察了一下水面。
七百年的人工湖,藏鱼不少。
窝子才打下去,水面立即沸腾,白条兴奋的飞出水面,炸了锅了。
鸡蛋有腥味,这味道在水里可以传开很远。
“过段时间,种点玉米来打窝。”
玉米更好留大鱼。
谷粒太小,林建军担心大鱼还没过来,谷粒就让小鱼吃干净了。
用玉米打窝的话,一般的小鱼它吃不下去,玉米就会一直留在窝子,等觅食的大鱼游过来,痛痛快快的吃上一顿。
吃高兴了,明儿还能再过来。
“可惜贾张氏、阎埠贵他们不是鱼,他们要是这水里的鱼,随便打点窝子,就能一锅全端了。”
大概过了有个十来分钟左右,水面冒出一团团密密麻麻的小水泡。
这是鲤鱼泡。
鲤鱼过来了。
林建军很诧异,知道这位置不错,没想到这么快就有鱼过来了。
“大概率,我这窝子打到它家里了。”
“呵呵!”
看水泡还不小。
三斤往上应该是有的。
按捺住心头悸动,林建军不再停留,蹬着自行车掉头回家。
暮色渐浓,厂里上班的人陆续回家。
院子里各家各户当妈的,陆续站在自家门口,扯着嗓子召唤神兽回家吃饭。
各家屋顶的烟囱,也都冒着淡淡烟火气。
“这老头真喜欢凑热闹,天黑了也不着家。”
“解成,别光顾着玩,去中院贾张氏家里叫你爹回家吃饭。”
阎解成正蹲在门前地上玩抓石子,听到三大妈的话,不情不愿的将几颗石子揣进兜里,起身往中院走去。
这边三大妈刚准备回屋,忽地脚步一顿,就见林建军抬着自行车跨过门槛走了进来。
三大妈冷眼一瞥,心说这回可有的热闹瞧了。
“解成,你回来,。”
“解放,你带弟弟妹妹吃饭,红薯在锅里,小心别烫着手。”三大妈尾随林建军朝中院走去,她也想凑个热闹。
大概半个小时前吧!
易中海跟傻柱他们陆续回到院里,这会儿跟刘海中一大伙人都聚在贾东旭家。
不用想,一准都在商量着要怎么对付他林建军。
“哥!”
张媛媛在门前石阶上坐着,小手托着腮帮子,正发呆呢!
看到林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