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造型简洁有力。
在车后轮的挡泥板上,有着一个小小的铁质铭牌。
铭牌上面雕刻着一辆自行车,下面写着永久两个字。
正是鼎鼎有名的永久牌自行车。
永久和凤凰!
国内最出名的两个自行车品牌。
不过虽然凤凰自行车已经开始生产,但是现在的地位还无法跟永久牌比较。
甚至连凤凰的商标,都是1959年才被批准,才有了凤凰牌自行车。
这个年代名气最响亮的自行车只有一个,那就是永久牌自行车。
都说五十年代的自行车相当于后世的小轿车。
其实这个比喻并不恰当,在王卫国穿越之前。
国内基本上大部分家庭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轿车。
而自行车要到这一步,最起码都是六七十年代时候的事情了。
甚至农村里面还要到八十年代才有这个水平。
在五十年代,自行车绝对是稀罕、昂贵的象征,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非要类比的话,五十年的自行车,最起码也是后世百万豪车的级别。
王卫国所住的四合院,到现在一个买了自行车的都没有。
大部分人有自行车,都是差不多十年后了。
“掌柜的,这东西实在是太贵重了。”
王卫国看到这辆自行车,就知道栾学堂的意思是把这辆自行车送给自己。
“难怪能从一个小跑堂成为传奇大掌柜,这气魄的确是不一般。”
六十年代的时候,国内的重工业发展了很多,自行车的产量提升了几十倍。
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也要一百多块钱一辆,换算成现在的钱,差不多是一百多万。
还要有自行车票或者工业券。
现在是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都没有开始,重工业发展几乎是停滞的。
虽然不用自行车券,但是这个价格却是贵的吓人。
王卫国也了解过,现在的一辆自行车最少要四百多万。
永久牌的自行车更是要贵一百万以上。
等于说栾学堂一下子赠送给他价值五百多万的礼物,这手笔不可谓不大。
看这自行车崭新的样子,肯定也不是栾学堂自己骑的。
而是下午的时候找人去车行里面现提回来的。
“王师傅,以您的手艺,去四九城哪个饭庄,都得把您供起来。”
“您能加入我们丰泽园,是我们丰泽园的荣幸。”
“这辆车,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心意,您要是不收,我这心里面总是不踏实。”
栾学堂这话说的是真心实意。
他唯恐自己给的待遇不够好,怠慢了王卫国。
想当初,他为了挖曾念安,可是直接给曾念安乡下老家盖了一栋大宅子。
花费可比一辆自行车多多了。
当然,曾念安加入丰泽园给他带来的回报,更是丰厚无比。
正是因为曾念安的加入,丰泽园才一举压过济丰楼这些大饭庄,成为四九城第一饭庄。
虽说曾念安的手艺比现在的王卫国还要强上一些。
一手葱烧海参更是让鬼子费尽了各种心思想要抢走。
可单凭王卫国没有不会做的菜这一点,价值就无可估量。
更不要说,王卫国还这么年轻,手艺超过曾念安大师傅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四九层其他大饭庄的老板掌柜们,要是知道了王卫国的本事。
绝对希望挖走王卫国,条件随便他开的那种。
“那我就收下了,多谢掌柜的。”
见状,王卫国也不再推辞,他也不是那种扭捏的人。
何况他也知道,自己能给丰泽园带来是好处,远不止这一辆自行车的价值。
“这车真不错。”
王卫国跨上自行车,稍微适应了一下。
毕竟他前世小时候,可没少骑这种二八大杠。
只要找一下感觉,就知道怎么骑。
就算完全不会骑,以他现在的身体素质,学会也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王师傅,还真就没有您不会的事儿。”
原本栾学堂还以为自己要稍微教一下王卫国呢。
哪知道王卫国跨上去之后,除了前面两下还有些歪歪扭扭的。
马上就十分麻溜的转了几个圈,不由得佩服的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行,掌柜的,那我就先回去了。”
王卫国溜达了两圈,感觉有了一辆自行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