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贾张氏的另一面 (1/2)

“嗨,谁叫你去商店里买啊,院里会做布鞋的人多的是,你拿点粮食随随便便就能换到。”许大茂大大咧咧道。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拮据,很少有人愿意花钱去商店买鞋。

大多数人都穿着自家做的布鞋,或是工厂发的解放鞋。

这些布鞋大多是用碎布头和穿破的旧衣服做成的。

虽然制作起来颇为耗时耗力,但对于家庭主妇们来说,这既是一种家务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技能。

四合院里的大妈们,每年都会为自己和家人做上几双布鞋。

叶天涯经常看到她们坐在门口,一针一线地纳鞋底。

那熟练的技艺和细致的态度,都让人叹为观止。

“大茂,你看拿多少粮票换布鞋合适啊?”叶天涯问道。

天天光着脚跑步不仅不雅观,踩着小石子还会痛。

要是能用少量粮票换双布鞋穿穿也挺好的。

“1斤粗粮票就足够了,你要是嫌贵,讨价还价一下,1斤半粮票换2双布鞋也会有人换。”许大茂回道。

“得,我还要做饭,你帮我去换10双布鞋回来吧!”

叶天涯说着便拿出10斤粗粮票递了过去。

“天涯,你用得着换这么多吗?”许大茂诧异道。

“我每天至少跑上10公里,估计1双鞋子最多穿个3、5天。”叶天涯笑道。

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

自制布鞋便宜归便宜,但真心不耐穿。

平时只是普普通通的走路,个把月都可能把鞋底磨穿。

像他这种天天在外狂奔、狂跳的人,磨损就更加厉害了。

多换几双算是有备无患。

“嗨,我看你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许大茂摇摇头,拿着粮票去了中院。

叶天涯则回屋生火蒸窝窝头。

尽管不喜欢吃窝窝头,蒸了也不一定吃,可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等他把窝窝头蒸好,许大茂也捧着10双自制布鞋回来了。

“大茂,你跟谁换的啊,怎么这么快?”

叶天涯随手递了一支牡丹香烟给他。

许大茂把布鞋放到了桌上,接过了香烟。

“贾大婶那里啊,她得知你要用粗粮票换布鞋高兴坏了,还说以后会留着布鞋跟你换。”

“她居然缝了这么多布鞋?”叶天涯惊讶道。

“贾大婶以前是农村的,缝布鞋的速度比院里其他人快多了,要不是旧衣服有限,她一年能做百来双布鞋。”许大茂回道。

“原来她还挺能干、挺勤快的啊!”叶天涯若有所思道。

在他自己的印象中,贾张氏就是好吃懒做的代表。

不曾想她还是缝布鞋的一把好手,还这么卖力。

“贾大婶确实挺能干的,当初东旭他爸刚去世的时候,就是靠她撑起了家,后来还给东旭娶了媳妇、买了缝纫机,听说他们家还准备买自行车了。”许大茂应道。

“难怪贾大嫂这种年头还敢再要孩子,敢情是家里有余粮呢!”叶天涯调侃道。

饥荒时期愿意生孩子的人少之又少。

秦淮茹怀孕在整个南锣鼓巷算是独一份了。

“嘿嘿,也说不定是贾大嫂屁股太大,东旭把持不住呢!”许大茂银笑道。

秦淮茹的好身材让院里许多男同志垂涎三尺,他也是其中之一。

可惜她平时不太出门,能欣赏的机会不多。。

刚才之所以去找贾张氏换布鞋,也是为了借机多瞅几眼。

“大茂,你可真色,哈哈...”

叶天涯指了指许大茂,哈哈大笑。

...

中院,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走进了贾家。

他便是易中海的关门弟子、秦淮茹的丈夫贾东旭。

“妈,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蒸上白面馒头啦?”

贾东旭闻到厨房里的香气,忍不住好奇道。

“东旭,刚才许大茂用10斤粗粮票跟我们换了10双布鞋,妈蒸白面馒头庆祝呢!”秦淮茹抢着回道。

贾张氏缝制布鞋基本不用本钱,现在粮食又如此短缺。

用10双不值钱的布鞋换来10斤粗粮票,她认为自己赚大发了。

“大茂跟我们换布鞋!”贾东旭愣了下,“许大婶不也会做布鞋的吗?”

“他说是替叶天涯换的,还说天涯以后还会过来换,让妈多做几双,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秦淮茹应道。

“噢,原来是天涯要换啊,那肯定是真的,他有钱!”贾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二十四章 贾张氏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