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草帽胡同66号。
叶天涯把自行车停在了大门口锁好,跟着于莉走了大杂院。
大杂院实际上也是四合院。
只不过由于院内搭建了许多额外的房间,住进了更多的人。
导致院落变得杂乱无章、通道显得狭窄才叫大杂院。
于莉家所在的这个大杂院亦不例外。
中院和后院的院子内都搭建了不少木板房,全然没了四合院原有的大气和庄重。
“叶大夫,我家的条件不太好,希望您不要介意。”
于莉带着叶天涯来到后院最东边的后罩房前,小声说道。
路上带他过来的时候,她的心情一直很忐忑。
因为她们家的条件很艰苦,一家四口人挤在一间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后罩房里,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
反观叶天涯。
不仅戴着名表、骑着自行车,还能吃烤鸡、喝汽水。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她不免有些自卑。
“于莉同志,你别这么说,我家还是家徒四壁呢!”叶天涯开着玩笑道。
于莉改了称呼,他也不好意思再直呼其名,就在后面加了同志二字。
“咳咳...”
屋里传来一阵咳嗽声,于莉赶忙推门走了进去。
“妈,不是让您歇着嘛,怎么又忙活上啦!”
她边说边上前给一位瘦巴巴的中年妇人拍背。
中年妇人就是她的老妈李桂花。
李桂花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
特别是在病情发作的时候,稍微一动就会咳嗽个不停。
“我不是看你们还没有回来嘛,想先蒸几个窝窝头等你们回来...”
李桂花看到门口的叶天涯,话讲到一半就停了下来。
“妈,他是轧钢厂的叶大夫,我专门请他来给您看病的;叶大夫,她是我妈李桂花,您快进来坐吧!”
于莉接过叶天涯手里的药箱,把他请进门并做了介绍。
“阿姨,您好!”
叶天涯礼貌地向李桂花打招呼。
“叶大夫,您好、您好,真是麻烦您了,还特地跑一趟。”李桂花连声道谢。
“叶大夫,您喝水!”
于莉端来一碗凉白开递给了叶天涯。
三人客套一番后,叶天涯坐到饭桌边给李桂花把脉。
李桂花的脉向有点复杂,他听着听着不自觉的皱起了眉头。
边上的于莉见此情形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叶天涯才松开李桂花的手腕。
“叶大夫,我妈的情况怎么样?”于莉急切地问道。
“于莉同志,如果我没有诊断错误的话,阿姨不仅患有哮喘,而且在两次生育后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导致身体虚弱,对吧?”叶天涯回道。
“对对对,我妈生我和海棠的时候,我爸妈居无定所,直到后来逃到都城才勉强安定下来。”于莉连声应道。
她和妹妹于海棠都是在解放前出生的。
那时正值兵荒马乱之际。
李桂花跟着丈夫于海民四处逃避战乱,连坐个月子都不得安生。
在连续生了两个女儿后,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稍微做点家务就会气喘吁吁。
“叶大夫,您医术高明,一定能治好我妈的病吧?求您了!”
于莉再次向叶天涯鞠躬恳求。
叶天涯只是通过把脉就能准确诊断出李桂花的病因。
这让她更加确信他是有真本事的医生,而不是花姐在夸大其词。
因此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于莉同志,阿姨的病情比较复杂,我只能尽力而为。”
叶天涯说着便从药箱里拿出纸和笔。
开了一张药方后又把它拧成了一团。
“叶大夫,怎么了?”于莉忙问道。
“有些药材的价格太高,我怕你们负担不起,只能重新开。”
叶天涯实话实说。
于莉的家境比他家还要差。
他最起码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像含有人参、鹿茸之类补品的药方,开出来也不敢给她用。
“叶大夫,没关系的,就算再贵我也会想办法买来给妈吃的。”于莉咬牙道。
“我再想想实惠又好用的药方吧!”
叶天涯闭上眼揉了揉太阳穴。
思考了近五分钟才重新开出一张药方。
“这个药方你先让你妈吃上一个星期,另外,最好再多吃点有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