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脚步声,秦淮茹知道崔大可已经回来了。
她并未抬起头,仍在搓洗着衣物。
眼圈泛红,仿佛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妇人,既倔强又惹人怜爱。
这种姿态,对于一般的男人来说,很难抵挡住。
然而崔大可对她再熟悉不过,他知道秦淮茹是在装模作样。
并未与她打招呼,而是径直走向后院。
看到崔大可离去的背影,秦淮茹内心五味杂陈。
多年前因生活压力,她选择了贾东旭作为伴侣。
可是结婚后才发现,贾家的生活如同地狱。
她的婆婆张贾氏为人刻薄狠毒,从不把她当作家人看待。
贾东旭懒散无能,胆小怕事,没有什么出息。
他在红星轧钢厂苦干五年,仅仅是一名二级钳工。
而这还不算什么,一年前由于工作时走神出了事故,变成了残疾人。
秦淮茹接过了丈夫的工作编制,成为了红星轧钢厂的钳工,每月工资仅有二十五元五角。
家中三个孩子、一位老母亲以及一个残疾的丈夫全靠她一人支撑。
刚刚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时期,日子过得支离破碎。
若非一大爷号召全院的人接济她们一家,恐怕这一家人都早已饿死。
相比之下,崔大可每年晋升一级,三年时间就成了四级钳工,月薪四十六元五角。
在这个年代,鸡蛋每个五分钱,面粉每斤七分钱,猪肉每斤六毛,公鸡一只一元钱。
崔大可那份薪资,一个人按照定量分配根本花不完,而且崔大可还有着一手好本事。
据说他与机修分厂的大厨南易交情匪浅,时常带回些菜肴给家里吃。
以至于崔家的狗每隔几天,就能蹭到点荤腥。
而贾家五口人却连狗都比不上。
想到这些,秦淮茹想说自己不后悔是不可能的。
如果当年嫁给了崔大可,日子肯定会过得舒舒服服!
“唉,当年真是被猪油糊住了心啊。”
秦淮茹在心里自嘲。
若是跟崔大可结了婚,哪怕生育六个孩子也能养得起。
可惜的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买。
“大黄又跑到哪儿去了?”崔大可回到屋里,将饭菜搁在炉子上热着。
养狗的都是些条件好的家庭,崔大可本来也没打算养。
但这是因为老家公社的一个民兵在他临走前,拜托给他的。
幸好那条名叫大黄的狗经过严格的训练,十分聪明懂事,让人省了不少心。
不久之后,一股肉香弥漫在整个四合院里。
桌上有四个菜,其中两个是荤菜、一个是素菜,还有一个汤。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饭菜,已经称得上是丰盛的大餐了。
随着几声犬吠,一条身高半米左右的大黄狗飞快地冲进来。
用两只前爪扑到崔大可的腿上,尾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你这个家伙,一闻到肉香就知道往回赶。
再这样四处乱窜,下次你就别想吃肉了。”崔大可说着。
大黄仿佛能听懂人话,呜呜地叫了两声,显得有些委屈。
它把头低下贴在地上,眼神充满哀怨,就像一个受了欺负的小寡妇。
“得了得了,跟你开玩笑呢,快来吃吧。”
崔大可说着,把两个窝窝头丢进了狗盆,并倒入满满一碗高粱饭,再淋上一些菜汁。
大黄嗅了嗅,又瞥了一眼桌上那一盘诱人的红烧肉。
现在的它嘴巴越发挑剔了,想当年啥都吃,如今却嫌饭里没有肉味。
刘海中家这边,二大妈站在门口,鼻子抽动了几下。
“崔大可又在吃肉了。”她走进屋子说道。
“人家可是四级钳工,自己吃得饱全家就不愁饿。”二大爷刘海中对此颇感不满。
虽然刘海中一家住在大杂院的日子过得还算凑合,每逢年节还能吃上煎鸡蛋。
但比起崔大可,差距明显。
崔大可的衣服从来不用打补丁,时不时就能吃上肉。
每到周末还会去餐馆搓一顿,每个月都会去八大胡同逛逛,这让谁看了不羡慕嫉妒?
“孩他妈,给我煎个鸡蛋来。”
刘海中咬着窝窝头,觉得难以下咽。
“我也要一个。”
“我也是。”
三个儿子也都嚷嚷着要吃。
“砰“!刘海中抬起手。就是三个巴掌甩过去。
“要不是为了养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