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分钟后,又来到昨天的钓点。
四周到处都是雾气,就算明知不是钓鱼的好时候,季永祥也准备试试。
先把手伸进冰冷的河水里,往空间鱼塘收进去一些水,又从空间里弄出一个小板凳,接着摆弄鱼竿,调配饵料,很快就完成所有准备工作。
这次他特地准备好几种鱼饵。
有昨晚在空间提前用白酒泡的玉米粒和红薯块,也有后世那种袋装饵料。
原本季永祥还想试着挖点蚯蚓,结果在河边挖半天也没找到,后来才想起蚯蚓冬天都躲在地底深处,现在又是在北方,地表可找不到那些小家伙。
先撒几把用酒泡过的米粒打窝,季永祥才挂上饵料开始下杆。
真别说,冬天清晨在河边还挺冷。
幸好他提前准备充足,军大衣、棉手套、棉帽、耳套通通带上,此时倒不至于感到难熬。
下杆,收杆挂饵,下杆。
钓鱼本来就是一个耐心的活,特别是没鱼的时候,显得非常枯燥。
果然,这会的气温还是太低了。
坐在河边钓了一个多快两小时,结果完全不出所料,空军。
一直等到太阳慢慢升起,气温逐渐开始回升,鱼漂才开始有点小动静,但依然没有上鱼的迹象。
再次收杆挂上鱼饵。
季永祥又往窝里补上好几把饵料,这才再次下杆。
一会后,鱼漂再次不时轻轻挪动,这是鱼儿在啃食鱼钩上的鱼饵,直到鱼漂突然下沉,季永祥立刻提起鱼竿,“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来了。”
紧紧抓着鱼竿,但他一个没注意,一个趔趄差点被鱼拉到水里,“乖乖,没想到还是个大家伙,也不枉小爷等了你这么久。”
经过十几分钟的奋战,一条接近半米的大鱼被拉出水面。
此刻身边没有人帮忙抄鱼,他来来回回废了老大的功夫,才把那条精疲力尽的大鱼弄上岸。
“呦,竟然是大头鱼。”
大头鱼也叫鲢鳙,燕京人喜欢叫大头鱼,东北人叫胖头鱼。
这鱼最值钱就是鱼头,鱼肉一般。
这条大头鱼起码超过二十斤,季永祥看着那个硕大的鱼头,立刻便想到剁椒鱼头、酱焖鱼头等等几样下酒菜。
钓上一条超过二十斤的大鱼,可以说是大大的开门红了。
因为是第一条鱼,所以他就没有收进空间,而是装进竹篓里,然后迅速坐回去准备再接再厉。
接下来两个小时里,不知是他运气太好,还是这时河里资源太给力。
他大大小小整整钓上来十几条鱼。
最小的一两斤,最大的差不多接近二十斤,有大板鲫、嘎丫(黄颡鱼,也有叫黄骨鱼的)、草鱼,鲤鱼、翘嘴等等。
期间也有一条巨物上钩,但由于力气太大,鱼竿都差点都被拉断,最后还是鱼线没撑住,被它跑了。
“祥子,这一上午的收获怎么样。”
就在季永祥刚收好一条鱼,准备继续的时候,后面突然传来二叔的声音。
回头一看,没想到不仅是二叔,父亲、三叔和铁栓叔都来看,看他们都背着枪,也不知道是准备进山,还是从山里空军回来。
“还行,我觉得挺不错。”
既然他们来了,季永祥就站起来准备等会再下杆。
“我滴乖乖,你这是掏鱼窝子了?”
季五福走近往竹筐里一看,立刻瞪大眼睛大喊一声。
闻言,其他三人赶紧凑过去一看。
好家伙!
随之而来就是几个抽气声,显然他们也被那些鱼给镇住了。
其实竹筐里只有一半的鱼获,另一半都被季永祥收进空间里,而且收进去基本都是大鱼,竹篓里大鱼不多,最大一条就是开门红那只大头鱼。
“爹,这些鱼你先带回去。”
季永祥嘿嘿一笑,不无得意道,“等会你在把空竹篓给我送来,另外鱼最好养在水缸里,这种天气虽然不怕死掉发臭,但是活鱼更值钱。”
“行,等会我给你送来。”
直到这一刻,季三伙才发觉儿子卖鱼的想法并不是玩笑,而是真有本事。
秦铁栓看了看竹篓里的鱼,又看了看季永祥,心里暗暗决定,回村立刻就去大哥家,这么好的姻缘,一定得让田妞把握住了。
要不是他闺女年纪太小,说不得这个女婿还真得争一争。
原本进山没打到猎物,四个男人的心情并不是很好,不过季家三兄弟此刻别提有多高兴,都不用大哥动手,季四财便抢先背起并不轻的竹篓。
又嘱咐季永祥注意安全,季三伙才招呼几人赶紧回村。
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