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天还没亮。
季永祥怕睡过头,没进空间休息。
之所以这么早起来,是因为昨晚吃饭的时候,他建议今天拉鱼去城里卖。
这年头人们不像后世那么富裕,消费能力有限,昨天已经拉一车鱼去镇里卖,最后还留下不少没卖完,今天再去肯定不如昨天。
在一个,总在一个地方卖太惹眼。
所以季永祥就提出一个建议,今后镇里每周就去一次,平时干脆拉去更远的燕京城卖。
倒不是秦家沟附近只有一个镇子。
主要只有一个比较近,二十几里,其他基本都在四十里开外,不比直接进城近多少,还不如干脆拉到城里。
毕竟作为一国首都,燕京城里有钱人不要太多。
而且地方又大,可以到处来回卖。
当时这个建议一提出来,立刻就被父亲拍板采纳,因为对这时的燕京城特别好奇,上次下火车根本没心思逛逛,所以他也准备跟着进城逛一逛。
“祥子,起了没。”母亲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
“起了,马上就出来。”
今天早饭是棒子面野菜糊糊,另外每人还有一个煮红薯,季永祥剥开吃了一口,完全没有后世那么甜,并且渣还有点多。
因为赶时间,大家吃的都比较快。
十几分钟后,他出门一屁股坐到牛车上,父亲坐在前面一挥鞭子,牛车载着四人渐渐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从秦家沟进城,得先经过一条十几里的土路。
虽然天还黑着,这时也没有路灯,但这条路季三伙走了几十年,说闭着眼睛都能走有点夸张,但熟到不能在熟是肯定的事。
只是因为路不好,所以走的很慢。
慢慢悠悠走了四十多分钟,牛车才拐上外面平坦的大路。
此时天已经开始慢慢变亮,路上时不时就能碰到一些人,大部分都是步行的,也有一些同样赶着牛车和驴车。
这些人有些进城做工,也有和季家一样进城做小买卖。
听到旁边传来划火柴的声音,季永祥转头借着火光一看,原来是二叔正准备抽土烟。
这时候的农村人,舍不得也抽不起卷烟,都是自己在地里种烟叶,自己加工成烟丝,然后用竹子做的烟筒抽。
季家三兄弟都会抽烟。
每年也都会种几分地的烟叶,然后由二叔统一负责加工。
记忆里,原身以前也会偷着抽。
那味道别提有多呛人,反正季永祥肯定接受不了。
“二叔,抽这个吧。”他掏出带来的半包烟,从里面抽出一根递过去。
“呦,你还有这好东西?”二叔眼前一亮,接过去放在鼻子上闻了闻,一看就是老烟枪的架势。
不过季四财还是没舍得抽,把烟夹到耳朵上,依然点上手里土烟。
二叔都发了,其他人也不能落下。
先给三叔递过去一根,他才凑近车头,“爹,来一根?”
别说,给亲爹散烟还真有点别扭。
季三伙瞥了儿子一眼,刚想张口开骂,但想到这小子已经这么大,当爹的也不能事事都管,所以把烟接过去,也懒得多说什么。
见没挨骂,季永祥忍不住松口气,主动岔开话题,“爹,咱今天准备去城里哪个市场卖鱼?”
“去大前门。”
“大前门?”
季永祥一愣,“会不会远了点?”
“哈哈,咱主要去找你大表姑。”
季五福笑着解释道,“你大表姑父可是大人物,人家是大前门的街道主任,咱们第一次进城做买卖,什么都不懂,不找个人问问规矩哪行?”
大表姑父?
大人物?
街道主任?
此时季永祥有点蒙,没想到自家还有这种亲戚。
季家虽然在秦家沟没亲戚,但不代表在其他村没有,当年季家老爷子跟着爹娘逃荒,家里还有几个兄弟姐妹。
后来几兄妹分散各地。
就季永祥知道的,在燕京城周边,自己确实有好几个表姑和表叔,不过以前来往时,他不是小,就是不在意,所以跟那些亲戚基本不熟。
没想到自家还蹦出个当官的亲戚。
这会新国才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别看人家只是一个小小的街道主任,但燕京城可是首都,加上这会街道的权利又大,也算得上市井中的大人物。
大前门就大前门吧。
去问问摆摊有啥规矩也好,省得到时候闹出什么事情来。
这条直通城里的大路很好走。
加上天色越来越亮,牛车的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