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好大的一口锅 (1/2)

第二天,周一,

苏诚上班,边磨着螺丝,也在想油田的事。

虽是想举手之劳,上交几个油田,但怎么上交又是问题。

苏诚琢磨着,写封信给中枢,

为了增加可信度,在编一段故事,

这祖上呢,出国留学,得知了国外的工业化,也了解到了石油的重要性,认为国内疆土辽阔,地大物博,一定有石油,也认定石油是伟大民族再次复兴的助力。

在西方列强多年探测,一致认为国内是贫油区域的情况下,依旧坚定有石油,将一生奉献在寻找石油。

祖上踏遍千山,足迹遍布山河,最终锁定几个区域,认为有石油的存在。

但因为战争爆发,没法真正钻探,又恐慌寻找的油田,助长敌人国力,将民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销毁了所有研究资料。

转眼十几年过去,战乱依旧,大好河山不知何日复苏,祖上也到了弥留之际。

原本,祖上担忧出现不孝子,想将一生的研究带入地下,最终也不知咋想的,还是在一本笔记中,简单留下了几个区域。

今日,小子寻摸祖上遗物,想卖几件吃酒,意外发现笔记,得知了此事。

石油是啥玩意,咱也不懂,祖上这么郑重,显然是至关重要之物品,就想上交国家报效祖国。

但小子也不知道这几个地方,有没有石油这玩意,万一没有,岂不是谎报军情,要吃枪子。

小子怕,就不署名了。

真挖出了石油,小子拿着祖上的笔记在来领功,也没什么大要求,想在酒厂寻个差事,那样,一辈子都不缺酒吃了。

在则,小子也希望祖上的奉献,被更多人知道……

别的不说,这故事,就值二百。

至于中枢信不信,苏诚也没多大信心。

不过,中枢不相信,也没什么。

挑选的这几个油田,都是后世名震世界的大油田,

就算没有这封信,也会被发现,只是晚了几年而已。

能提前几年,是锦上添花,不能的话,也不耽误民族的复兴,繁荣富强。

等构思好了故事,

苏诚去了杨厂长的办公室,找了纸笔,写在了纸上,打算今天就邮寄。

这一写字,苏诚发现因为绘画天赋,字写的都规整漂亮多了,越写越顺手,也越写越漂亮,没几分钟,一个精忠爱国的小故事,就写好了。

苏诚又找了信封装好,贴上了邮票,打算下班乘公交车,去西城那边找个邮箱投递,省着顺着信找回来。

就是顺手而为,编了个故事,可不想邀什么功,

真被找来,就特喵的是事故了。

搞定了信的事,

苏诚又泡了一杯茶,悠闲点了一根烟,正潇洒呢,杨厂长一臉興奋的回来了,

“你小子在这呀,太好了……”

杨厂长哈哈大笑,递来了一张报纸:

“正想去找你,天大的好消息。

“你写的心得,上了头版头条,快看看,这可是大荣誉……”

我去,这事大发了……

苏诚连忙接过报纸,

这一看,整个人都麻了。

第一版,赫然是一个大大的标语,‘妇女能顶半边天’。

苏诚麻了,麻麻的。

冶金体系的内部报刊,教员看不到。

上了报纸,那能看不到吗,教员那可是最喜欢吸烟,喝茶,看报纸。

等看到这篇报道,应该懵懵的,我说过这话吗?

这一刻,

苏诚已经在考虑带着秦淮茹连夜跑路,去香岛发展了,但很快,又轻松了。

在一看,署名杨厂长。

切,杨厂长写的和他苏诚有啥关系。

苏诚深深抽了一口烟,这事,杨厂长顶锅就行了。

其实想想的话,这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教员心怀山河,多大的格局,哪会在意这件小事。

“苏诚还有一个好消息……”

杨厂长又振奋介绍:“报纸给了稿酬,千字16万,一共给了30多万……”

就这事呀……

苏诚没在意,

要搁之前,肯定也是高兴的,

现在,格局一打开,最不缺的就是钱,

套用某人的话,对钱一点不感兴趣。

苏诚神色淡然,大腿搭二腿,惬意吐了一口烟,正想大手一挥,大方的来一句,这钱留着吃酒,杨厂长下一句,直接把他整懵了。

“苏诚,还有一件事……”

杨厂长又补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