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杨厂长办公室,
耽误了些时间,
苏诚本以为秦淮茹先回家了,到了厂门口,发现她在等着,
不但她,贾张氏,许姐和一大妈也在等着。
“我们回去吧……”
苏诚走过去牵住秦淮茹的手,走在了前面,
贾张氏和许姐似两员大将,走在了左右。
一大妈则默默跟在后面。
她们四个身上都束着大红花,走到哪都是焦点。
一回四合院,整个院子更是轰动了。
前院,
三大妈看到难以置信,也更遗憾了。
似贾张氏和许姐这样没文化的,都考上了工人。
要换做她,全院妇女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还不和白捡一样。
天不遂人愿呀,怎么就怀孕了呢,错过了当工人的机会。
而三大妈更忧伤难过的是,孩子年底生,就算在招工,也没法报名。
后院,
二大妈听说一大妈,秦淮茹,贾张氏和许姐,都当了工人,脑子一懵,差点晕过去,懊悔呀,后悔呀,
二大妈难受的直接哭了,就贾张氏这种不识字的货色,都考上了工人。
要是也报名了,肯定也当工人,也戴上大红花了。
怎么就没报名呢!
二大妈是越想越难受,比家里丢了三只鸡,难受好几百倍。
虽养了鸡,却没机会吃鸡蛋,那可有可无。
当了工人不一样,风光不说,更有工资,想吃多少鸡蛋都可以。
同样听闻此事,
聋老太太脑袋瓜嗡嗡的,
一大妈是有文化,有学识的,考到轧钢厂,聋老太太不意外。
秦淮茹一个乡下姑娘考上了工人,意外。
许姐考上了,也意外。
贾张氏能考上,聋老太太直接就看不懂了。
啥意思,啥情况?
就贾张氏那种草包,大字都不识几个,十个手指头都数不清,就算是厂长的娘,也不可能这么容易,这么轻易的当工人呀。
中院的三间大房,
正复习的何雨柱听说了,也懵了,但紧接着,是激動,是振奋。
就大茂妈,就贾张氏那种德性,那种货色,都考上了工人。
正儿八经的高小毕业,
初中读了一年,
考到轧钢厂必然更简单。
这一瞬间,
何雨柱自信心直接拉满了,轧钢厂的工作就和白捡一样,已经想提前庆祝了。
这个中午,整个院全乱了,都在议论羡慕。
此刻,被羡慕的对象秦淮茹,正万般想生大胖小子,
“老公,老公,我要给你生儿子,三年生两个,我找监考的女同志打听了,女工人请假生孩子,也有工资,住院,还不花钱……”
秦淮茹想要孩子。
苏诚却有些犯嘀咕,
这才结婚没多久,二人世界才开始,还没过够,可不想要孩子。
但此时没有保护伞,也没有什么预防措施,
一切只能看缘了。
要是真怀了,也不能不要。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
苏诚没在多想,专心配合秦淮茹了。
……
下午,
秦淮茹,一大妈,贾张氏和许姐,在加上一个叫桂花的女工,分到了钳工一车间。
五个女工,
秦淮茹最漂亮,却有主了,这主还是一个车间的苏诚,
这是大诚哥的媳妇,自然没有工人关注。
一大妈,贾张氏,许姐,都是奔四的大妈级,就更没工人理了。
剩下的桂花女工,三十初头,虽样貌一般,却年轻,又是在女工稀少的轧钢厂,一下成了香馍馍。
不少工人围着打转,热心介绍这,介绍那。
充分体现了一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苏诚也深知这个道理,正和秦淮茹搭配,手把手的教她磨螺丝。
更把磨了一个月,还差亿点就磨成螺丝的铁块,送给了秦淮茹。
边教着她怎么磨螺丝,
苏诚也不忘叮嘱,
“媳妇,平时,省着点磨,争取一份螺丝传三代。
“这螺丝传给儿子,在传给孙子……”
大师傅老韩恰巧路过,听到这话,臉抽了抽,装作什么没听见。
这么大的轧钢厂,不缺一个蛀虫,
不,是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